[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除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和“游乐场”三节。本单元的标题是“除法”,除法与乘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法关联着“倍”的意义,除法又以乘法口诀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这个单元综合了除法的这些特征与联系,所以,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在“数与计算”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 “长颈鹿和小鸟”复习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两类问题;“运动场”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打好基础。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12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小兔安家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兔安家”的情境图中没有提出数学问题。从图中发现并利用有关的数学信息(小兔只数,房子间数)提出数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是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针对具体情境,教材中提出两个问题,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一类是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另一类是求“需要几间房子”。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为前提的。因此,提出数学问题这个教学环节本身也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时,教师应以“小兔安家”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简单地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问题及其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事实上,上述两类除法问题包含了相同的数量关系,即小兔的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兔的只数×房子的间数。体会到这一层联系,有助于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以及除法的意义。
游乐场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游乐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数学信息。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4人;碰碰车有4辆,每辆可乘2人;每张小火车票3 元,每张碰碰车票5元等,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实际上是要他们去发现能够联系其中有关信息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能乘4人,这列小火车一共能乘多少人?”如果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一定意识到:小火车满载的人数=每节车厢可乘的人数×车厢的数量。能够提出“每张小火车票3元,买7张应付多少元”也意味着他懂得:应付的钱=每张小火车票的价格×车票的张数。教材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对问答双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要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量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发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让大家借鉴,开阔数学的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如果学生还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如:“能坐满一节小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时,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数学问题就用上了情境中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信息。又如:“买6张小火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碰碰车的车票”这个问题涉及两步运算。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不要求他们列式,但可以让他们交流想法。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16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