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_二年级数学《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初步建立空间的观念。
难点:辩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看一看(一)”主题图;(2)“连一连”的内容;(3)“认一认”的内容;(4)“练一练”中的第3题。
2、红袖章一个、彩卡一个。
设计思路:
辩认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一年级时,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像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想像、推理、交流。本节课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层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开始,利用四人从不同方位观察“×××”的情境设置,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激发学生多方位观察事物的兴趣,为探求新知做了铺垫。
第二层次,师生互动,探求新知。为了使学生想象出不同方位看到的讲桌的形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中三人与讲桌的位置关系及看讲桌的方向,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身临其境验证结论,从而使教学难点“连一连”迎刃而解。
第三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1)选一个个子较高的女同学×××。老师秘密地在她头顶上戴一个彩卡,左臂上戴上红袖章,再选四个同学,其中有一人必须高于×××,四人面向×××而站。:
(2)请四位同学依次简要说明在各自位置看到×××的情况。
(3)教师面向全班学生提问:
谁能最清楚地看到×××的脸?为什么?
谁能最清楚地看到×××的后背?为什么?
×××左臂上红袖章,谁看得最清楚?为什么?
×××头顶上的彩卡,谁能看得到?为什么?
2、导入新课。
师:据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看物体,看到情况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位看一看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看一看(一)
二、探求新知。
1、出示“看一看(一)”主题图。
(1)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淘气、笑笑相对于桌子的位置及看桌子的方位。
(2)请学生提出问题。重点解答学生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
教师会看到讲桌和盒子的哪些面?
淘气会看到讲桌和盒子的哪些面?
笑笑会看到讲桌和盒子的哪些面?
谁看到的面最多?
(3)小组讨论解答以上四个问题。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及时点拔。
(4)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派代表站在三人的位置上,来验证大家的判断或推测。
(5)让学生做教材上的“连一连”。
2、出示“连一连”的内容,订正并让学生说明连线的理由。
3、实践活动。
先让小组讨论:“站在不同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到讲台亲看观察验证。教师要求每个学生下课后都要验证一下结论。
4、出示“认一认”的第一个长方体图。
老师引导学生依次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侧面”。正面、上面、侧面分别以红、黄、蓝三种颜色闪烁出现,并用文字“正面”、“上面”、“侧面”说明。然后出示第二个长方体图,让学生自己指出其正面、上面、侧面。12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1、第1题。
小组内相互检查订正。
2、第3题。
(1)学生认真观察,独立解答。
(2)小组内交流连线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3)课件展示,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结语:要辩认是谁看到的图形,需要观察他所在的位置和看图形的方向,并进行合理的推测和想像,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观察。
五、布置作业。
完成《新课标作业设计》中本课的练习题。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07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