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一、学生整体学习数学情况分析
1、由于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特别是计算技能方面比较强。
2、孩子们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喜欢操作。
性强的学习内容。特别喜欢声形并茂、具有动画效果的课堂学习。
3、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孩子们都能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中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座位安排便于个别化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
全班24人,以四人为一组,见图,其中☆表示发言积极的学生,思维灵活的学生,◇表示思维反应较快,学习良好水平的学生,●表示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示学习有困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爱心和关注的孩子的座位。
讲 台
▲●▲●
▲●▲●
▲●
三、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分层教学目标:
1、上限:通过学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区分左右侧面。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力。
2、下限: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
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
2、咦!他是谁?猜一猜。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
4、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学生活动: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数,1、2、3。
3、照片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
多媒体运用:
1、课件出示学生的背面照
2、课件出示两张侧面照
3、课件出示学生正面照
【设计理念】: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1、本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123
②提问: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
③观察好了,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④学生反馈,教师进行点拨
学生活动:
①有礼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说一说
③大胆地和全班同学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边,看到了什么?
④判断同学回答的对与错
⑤看到的都是小熊侧面的学生起立
多媒体运用:
按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小熊前、后、左、右各面的照片。
个别化教学:
①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尝试回答
②请中等想、水平的学生发表意见,再请思维灵活的学生补充。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2、换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换个位置再来观察呢?
②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
③提问:现在你观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个面?看到的样子和刚才一样吗?
④反馈提问:咦,怎么不一样呢?你们每个小组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熊呀?小熊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其他同学认为呢?
⑤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学生活动:
学生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下个位置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思考回答:看到的结果为什么和刚才不一样
个别化教学: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中,听听学困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理念】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教师活动
①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你可以随意地观察小熊的每一个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
②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观察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③师:我们请这组的四个小朋友一起来演示一下。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你们觉得这样能看清小熊的每个面吗?
④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师:转给我们看看。你们觉得他们组的方法怎么样?
其他小组也把小熊转一圈,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每一个面。
⑤师:看清楚了吗?让小熊面朝黑板坐好。下面来做看物体找位置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熊照片,我任意点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
学生活动: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学生回答:如,我转了一圈,观察了小熊的……
我把小熊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③参与游戏:看物体找位置
多媒体运用:
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图片
个别化教学:
关注学困生活动、游戏时的表现,给予及时帮助。
【设计理念】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123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
教师活动:
①书本练习:连一连
②观察恐龙。
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翻开书本67,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
③连线练习。观察汽车
④做一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来连一连!(翻开书本67)(反馈)
⑤观察查壶。
看样子,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试试能不能帮这三个小朋友解决一下问题呢?这三个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们看到的茶壶会一样吗?那他们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呢?(思考一会儿再出示)
(出示从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壶)是谁看到的?
⑥猜物品游戏。
这几天,老师也去观察了一些东西,还把它们其中的一个面拍了下来,(出示)你能猜出这些分别是什么东西吗?
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为什么有的那么难认呢?(只看物体其中的一个面)
师: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学生活动:
①学生进行练习,并说明理由
②从猜一猜活动中得出: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多媒体运用:
出示练习题
个别化教学:
学生独立练习时,教师巡视,给学困生及时帮助。
1至4题,让学困生先回答并说明怎样想的,优秀生进行补充。
【设计理念】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茶壶不同方位的四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茶壶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一组猜物游戏,只看一个面,让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教师活动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活动:
1、各自总结自己的收获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物体的经验: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
观察物体
前 面 —— 正面
后 面 —— 后面
左 边 —— 侧
右 边 —— 面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全面观察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09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