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_法不可违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10-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实验中学七年级思品教学案

课  题

法不可违

第2 课时

 备课人

学生班组

学生姓名

教师评价

组长评价

课时目标::1、了解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理解犯罪的特征,刑罚的种类。2、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犯罪的特征及应受何种处罚。。3、增强法律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教     学     活     动一导学(课前预习)

1、刑法是                                                                的法律。

2、所谓犯罪是指具有                              、                       并依法应受                 的行为。

3、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                                        。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      ,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           。  123

4、刑罚又叫             、              ,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我国刑罚的种类有           和           两大类。

主刑包括           、               、           、           、              五种;附加刑包括           、                  、                 三种。二 合作研讨(课上)

诈骗犯王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充国家干部行骗,被公安机关拘留,送劳动教养3年。XX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400多万元。王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王某最终受到的处罚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的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几类?请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3)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 课上检测

 (1)王某开了间时装店,生意很红火。但他一直不交税,税务人员上门催其交税,他反而威胁说谁要他交税,我就教训谁。公安机关根据税务人员举报,给予王某拘留10天。王某补交了税款。王某之所以受到处罚,主要是因为……………………(  )  

a、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事; b、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不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 d、态度不好;  

(2)、王某的行为是……………………………………………………(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3)XX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这说明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一般违法性 b、严重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4)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   )  a、严重危害性; b、民事违法性 c、刑事违法性; d、刑罚当罚性;   

(5)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即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

a.违反了刑法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123

(6)XX年2月1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几位同学打牌发生纠纷,杀死了4名同宿舍同学后潜逃,后来在海南三亚市落网,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件中,对马加爵判处的刑罚属于主刑的是……………………………………(     )

a.死刑  b.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以上都是四 拓展训练(课后)《标准学案》课堂检测: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8、10、13五 反思提升(包括教师、学生)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839.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