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意志的铠甲】磨砺意志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磨 砺 意 志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能力:掌握的途径与方法,并自觉磨砺。

3.知识:了解意志的品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意志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测试法,游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意志―成功的必备

第二课时:磨砺自己的意志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意志―成功的必备

(一)  兴趣导入  

    教师出示材料:《他们是不是有病?》,并提问:下面人物的做法似乎不可思义,他们是不是有病?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是不是有病?》

1月11日,一些日本青年在东京一处冰水池内取水浇身。在一年一度的“耐寒节”中,许多人通过这种方法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日本中小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到田间、海岛和森林去“留学”。

    日本学生在寒冬里仍然穿着短衣短裤出早操。

    美国的富翁们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生活非常俭朴,对子女要求严格,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经受一定的贫穷、饥寒、委曲、挫折和磨难。

三位延安市志丹县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暑假从延安骑自行车行程数千公里前往上海,目的只为了锻炼自己,传播延安精神。

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进行军事训练,在烈日底下一晒就是几个小时。

(学生分析回答)

师:他们并不是“有病”,他们只是在生活条件日渐优越的今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没有意志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意志的人生最终一事无成。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翻开历史的清单

翻开历史的清单,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伟人的生平: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32年, 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终于当选了!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院——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院——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伟人的名字叫做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在葛底斯堡演说上以“ to buil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闻名于世的总统。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问:看过清单和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师:所有的成功都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如果林肯在其中的某一次失败中放弃了,那么美国的历史上也就永远少了位伟大的总统。或许这个世上有很多的“类曹雪芹”“类司马光”,他们同样聪明同样博学,他们也同样有过雄心与打算,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只有曹雪芹、司马光,因为那些 “类似者们”在中途都放弃了。

活动二:意志力小测试

历史向我们证明了意志重要性。如果说胜利在彼岸,那么意志往往就是通往彼岸的小舟。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呢?翻开《阳光少年》P32,让我们做一个小测试。(学生测验)

师:测试只是一个参考。如果某些同学得分比较低,也不必灰心,因为意志力是完全可以锻炼的。首先让我们了解怎样的人才是意志坚定的人。

活动三:寻找坚强的意志

阅读书本P40《言必行,行必果》,找找竺可桢的哪些行为表现出了意志坚强?(学生阅读回答)

师归纳:从竺可桢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出坚强意志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师板书)

坚持不懈、处事果断、不怕困难、善于自制

(教师将学生分组,准备好相同数量描写意志的词语小卡片和分了“坚持不懈、处事果断、不怕困难、善于自制”四个栏目的大白纸,让学生将小卡片贴到大白纸的4个相应栏目里,小组竞赛,看哪一组贴得又快又好。)

参考:

坚强、坚毅、坚韧、顽强、刻苦钻研、敢于承担责任、智勇双全、善始善终、当机立断    把握时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忍耐、克制、聚沙成塔、卧薪尝胆、孜孜不倦、勇敢顽强、坚定不移、坚忍不拔、义无反顾、处事果断、固执已见、一意孤行、人云亦云、谨小甚微、优柔寡断、鲁莽决断、草率行事、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虎头蛇尾、顽固执拗、鲁莽冲动、摇摆犹豫、得过且过、见异思迁、缺乏主见、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患得患失

    师归纳: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必定是一个果断、自制、遇到困难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人,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有没有意志力不够坚强的时候?现在让我们自暴家丑。

活动四:自暴家丑

学生自我反省自视缺点,将平日里意志不够坚强的地方暴露出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身就是一个莫大的勇气!诗人说,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老师说,问题已经看到了,提高还会远吗?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

(二)  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意志”零距离接触。没有意志,世界上会少很多优秀的人物。正如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巴斯德的话更是简洁有力。他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名人的话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充满了激情与力量!请大家回去后查找资料,每人找一条关于意志方面的名言或故事。

 

 

第二课时 磨砺自己的意志

(一)  兴趣导入  

每位同学将自己课前收集的名言、故事大声朗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  自主探究

师:名言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那是名人经历的真实写照,而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前进在道路上,从不放弃,从不言败。有些同学可能认为,名人太遥远了,他们做的都是大事。其实,大事都是从小事积累而成,普通的小事上面往往都折射出意志的光芒。

活动一:采访未来的名人

请学生扮演记者,采访班级里在学习或艺术方面较有特长的学生,问问他们的学艺历程以及一些自我斗争的细节。

师归纳:曾经有个老师在开学第一天让全班同学做一个甩胳膊的简单动作,并要求学生每天都做。结果一年后,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人,那个人后来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师。其实,在起跑线上大家的资质都差不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坚持下去。有特长的同学往往都比我们多了点毅力。如果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那未来的名言就是由他们来撰写了!

活动二:非常挑战

师:上节课我们自暴了家丑,发现原来自己身上存在着那么多意志薄弱的地方。那么我们该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呢?大家分享了名言、听了特长同学的介绍或许会有一些感触,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进行一个非常挑战!

学生按自然组分组。经讨论后向别的组提出一个意志力薄弱、很常见又很棘手的的例子,让别组的同学给出解决的办法。如果满意则过关,如果不满意提问方应该给出更好的方法。

(学生挑战,老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培养和锻炼意志的四个途径。(教师板书)

一、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

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是在黑暗中远征。但没有反馈的努力就像是不再加压的水泵。所以,每天写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制定计划一样重要。这不仅可以督促你完成还可以让你产生愉悦感继续努力。完成《阳光少年》P34—35。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习惯难改却并非不能改。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习惯就是习惯,没有人可以把习惯扔出窗外,看可以从楼上把它一步步哄下来”。当一开始自控所做的事慢慢变成了习惯时,你会感激当时的付出。

三、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在60年代进行过一个很有名的软糖实验,随机将一群四岁的儿童领到一个房间后,告诉他们如果坚持等到工作人员办完事回来就可以得到两份软糖,如果等不了那么久,就只能吃一份软糖,并且马上可以得到。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能力极差,而那些能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会竞争能力,都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可见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可以像那些孩子学习,巧妙地转移注意力,培养自己的自控调节能力。

四、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你收集的名言就是对你最好的激励。有什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三)  归纳小结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武装自己吧,从现在开始磨砺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未来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去开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5067.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