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要讲哪些原则]交友要讲原则 教学设计(二)

七年级政治教案 2017-09-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交友的三条原则;使学生了解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方式。

教学重点
交友的三条原则。

教学难点 
交友的三条原则。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举例说明友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导入  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友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好的生活需要友谊,大家都想获得友谊,获得更多的友谊。

请看小品。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讲授新课

交朋友,建立友谊,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帮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可以是技能方面的。总之,是能使自己上进。这样的朋友是应该多交的,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那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呢?在你心目中,益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我国古代教育家认为益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 影响方面

友直 正直的人 品行上

友谅 诚实守信的人 责任心

友多闻 有学问的人 知识上

这个标准是古人总结的,那么发展到现代,有没有变化呢?

变化是有的,正像同学讲到的那些,但其中的实质是不变的。那就是“能帮助自己上进”。我们每个人要选择益友,善交益友。

第一,善交益友。(板书)

我们提出善交益友后,应该同时给自己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断的完善自我。为什么呢?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从品德、学识、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否则,你想想,别人喜欢和你交朋友吗?

在刚才的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

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孔子也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损者三友

友辟:心术不正的人

友柔:华而不实的人

友佞: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我们的生活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友谊也需要高质量的友谊,与益友交往是高质量的,与损友交往则是低质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第二,不交损友。(板书)

提问:在交往过程中,有些朋友喜欢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错误,批评你。你是否喜欢这种朋友呢?

这种朋友,我们称为诤友。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问题,指出批评,这是非常难得的。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我们在交往中,应乐于和这种朋友交往。

第三,乐交诤友。(板书)

这种坦诚的批评可以使你拥有更清醒的头脑,可以让你进步更快。朋友之间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是不真实的,不真诚的。缺少内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会牢固。

另外交往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四,注意:(板书)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难长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难广泛

不能“哥们儿义气”——易入歧途

以自我为中心,让别人听你的,为你服务……都会产生不平等交往的倾向,失去交往的基础,人们都不喜欢与这种人交往,就算发生了友谊,也不一定能长久。

如果交往过程中交往的圈子太小,只限于一两个人或某几个人的话,那么你就会失去和更多同学交往的机会,不能够获得广泛的友情。

中学生交往过程中,容易受影视作品影响,出现“哥们儿义气”,这样根容易走入歧途。

有这样一名中学生郑某,放学途中,由于车速过快,刹车不灵,与外校一名同学刘某相撞,虽然双方的车和人均无损伤,但因撞车责任产生纠纷,结果,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反而酿成了2死8伤的恶性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个例子值得大家思考。

中学生交友中,认为不讲哥们儿义气就不够朋友,是错误的思想。如果这样,既害自己又害他人,同时还有损集体,因此应坚决杜绝这种想法。

巩固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结交朋友的三条原则,以及交友中应注意的事项,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结合自己的交往事例,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这些原则,不符合的要做一些调整。

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三、交友原则

第一,善交益友。

第二,不交损友。

第三,乐交诤友。

第四、交往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难长久

不能交往圈子太小——难广泛

不能“哥们儿义气”——易入歧途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zhengzhijiaoan/54980.html

  • 享有生命健康权的_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要求。2、掌握自我保护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与实用技巧。3、珍爱生命,保护和促进身心健康。二、课堂预习 (一)基础知识梳理1、 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应该怎么做?3、社会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设计

    课 题人生自强少年始(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版 本人教版执教者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 杨敏刚解读理念通过创设情境、协作、会话,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动,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学以致用。解读教材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感受小康变化认识我国小康的现状。2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二、课堂预习1请说出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含义2目前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了几步3我国东西部目前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说明了我国目前的小康具有怎样的特点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哪些课堂检测1到XX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爱背卷]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

    第一单元 让爱驻我家教学要求:1、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克服 “逆反”心理。2、能以实际行动孝敬 父母和长辈。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 方法和技 巧。4、认 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2、我爱你,中国。3、我们都...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引用的账户当前已锁定】引用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引用烧焦的土豆片 的 引用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引用文静 的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关注现实,做个有心人 《写一篇观察日记》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五年级下3月是故乡明课时练_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丰富多样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新闻稿】《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

    总体设计意图: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知识”时,它就像圣经一样,显得那样权威,不容我们有一丝冒犯和亵渎。但当我们把课程理解为“体验”“活动”时,它又显得是那样的开放,大度和民主。所以在设计本节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以学生的生活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精选大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材料,提供大量生活场景,设计了一...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单元 待人接物须明理 (教案)灵宝市第二初级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思品第3单元第6课第一站课题 人际交往要礼貌 市二中 彭召龙预习提示:1、什么是礼貌?2、礼貌的作用3、列举生活中的不礼貌行为。说说它的危害?教学目标:[情感、态...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思维导图_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教案

    第十四课 追求高雅情趣 品味美好生活第二框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能力:分清情趣的雅俗,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知识:掌握培养高雅情趣...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 [假如我是你作文]假如我是你

    一、学习目标1、体会和谐的生活需要相互学习、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3、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二、预习提纲(预习课完成)1、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2、宪法对平等是怎样规定的?3、尊重他人包括哪些方面?4、对于中学生来说,...

    发布于:2017-10-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