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答案]七年级生物新课程活动与实践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活动与实践
(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艾滋病的发生于流行》
教学目标:
1、 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2、 艾滋病对人体的危害。
3、 尝试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1、 了解艾滋病的病因是难点。
2、 识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是重点。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设疑引入:
1、 同学们听说过艾滋病吗?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人被感染艾滋病?我国是否有艾滋病感染者?
(请同学们观看文中的“身边事”,找出答案。)
生:------
2、 师:(讲解)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到xx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万人。国内专家通过科学分析确认,我国正处于艾滋病传播的十字路口。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预防艾滋病日。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艾滋病病毒是怎样传播的?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感染呢?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上几种问题去搜集相关的资料。
二、 活动一:
名称:你查我找
目的:(1)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及整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们小组和合作的意识。
方法: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共同整理
过程:
1、 全班同学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每组推荐出组长。
2、 确定调查内容(每小组可以人选其中的两三个话题)如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发病过程及症状、易感人群、对人类的危害、怎样预防艾滋病等。
3、 确定调查的途径。各小组分别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纸、杂志、科普方面的书籍。可以从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上收集资料,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到学校的医务室,附近的防疫站或医院访问医务人员,从中获得有关的艾滋病的资料。
4、 各小组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结果填入下表。(有不明白的,可以参考课后的“知识链”和“实际用”来找出正确答案。)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途径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活动二、
名称:你说我谈
目的;1、加深学生们对艾滋病的认识。
      2、树立学生的防范意识,建立预防艾滋病活动小组。
      3、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锻炼学生的总结与表达的能力。
方法:小组合作、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过程:
1、 交流各组调查结果,总结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2、 各小组出一个代表汇报你们组所调查到的预防艾滋病的具体措施。
3、 教师相应点评,穿插讲解。
4、 有学生总结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5、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6、 有各小组的代表组织材料自己回答。
7、 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8、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呢?
活动三、
名称:动动脑筋,考考你
目的:1、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2、提高学生大脑的思维的灵活性。12
方法:自由发挥、自由畅谈
过程:
1、 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思考。
2、 请学生回答出这个血液筛选hiv抗体对于需要血制品的患者有什么好处。
3、 请其他小组的成员给与评论。
活动四、
名称:试试看
目的:1、锻炼学生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独立整理
过程:
1、 每人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与图片资料整理到一张大白纸上。
2、 把带有信息资料的大白纸贴到展览板上。
3、 在学校内公开展览三日。
4、 三日后再取回。
活动五、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作最后简明确切的总结。
板书设计:

艾滋病的发生于流行

      

艾滋病病毒的存在场所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途径 艾滋病病毒的主要症状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46.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