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案】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天华中学     朱海敏 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本节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的教学内容.教材将这一节知识安排在学完细胞及细胞构成的生物后,主旨就是突显病毒的特殊结构,因此病毒的结构和生活是本节的重难点.以病毒发现的过程为主线,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逐步获得对病毒特点了解的过程.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从科学家、病毒的角度去思考,从而获得关于某个问题的深层次的理解.sars、禽流感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病毒到底是怎样作用的,它有哪些特征,学生还是很懵懂,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有意识地搜索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病毒的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识别各种病毒,并能够说出病毒的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病毒是生物.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来搜索有关病毒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②通过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巩固辨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③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关系,培养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三、重点和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的结构组成;病毒的生活. 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  回顾非典事件,提出相关问题:引起非典的元凶是什么?什么是病毒?由此引入课题。 2、数据说明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提出问题:除sars病毒外,你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积极思考 2、列举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生作品介绍请已经制作了幻灯片的同学上来演示。学生上台演示她们所搜集到的有关病毒的资料。扩展知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三、病毒的发现1、按照人类认知的规律介绍病毒的发现史。 2、比较细菌和病毒的大小,让学生明白病毒实在太小了,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  展示各种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并简单介绍,丰富知识的同时进行卫生教育。 4、提出问题:假设你是科学家,你还想研究病毒哪些方面呢?1、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 2、了解不同的病毒形态。 3、换位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的态度。四、病毒的结构1、  复习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引起思考:病毒有细胞结构吗? 2、展出三种病毒的结构图,让学生找出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 3、提问题,作铺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1、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2、观察图片,得到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3、展开联想,病毒能生活和繁殖,所以是生物.1、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图片,使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个较直观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病毒的生活和繁殖1、提出问题:假设你是病毒,身体结构如此简单,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 2、  播放动画,介绍病毒的生活和繁殖过程. 3、  小结过渡1、  换位思考,展开联想,理解病毒独特的生活方式-----寄生. 2、  观看动画,描述病毒繁殖过程.强化图文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语言描述的能力。六、病毒的种类1、提出问题:病毒千姿百态,那如何给它分类呢?病毒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引出分类的依据. 2、介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观察讨论,认识病毒的种类. 学会科学分类的方法.七、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  阅读书本74页. 2、  展示病毒凶残的一面和灿烂的一面.阅读、思考培养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八、总结提出问题:病毒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回答问题整合知识开  始附:教学流程图 情景导入学生讨论、归纳三、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电子显微镜下的各种病毒学生互动简单小结学生互动四、病毒的种类学生讨论、归纳病毒的正反作用学生阅读、思考cai简单小结二、病毒的结构结束病毒的结构图caicai噬菌体的侵染过程简单小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cai总结学生介绍作品一、病毒的发现cai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简单小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26.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