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视频|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7-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2)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3)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4)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复习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复习,主要是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
3.复习方略
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互动探究训练,寻求解题规律,强化自身能力。
二、补弱深化,供你自主研学,构建网络
同学们,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象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一样,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你一定能行喔!
1.你复习可温习或获得的知识:
(1)你还记得什么是生物圈吗?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生物圈为她的所有家庭成员“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第一节)
(2)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吗?针对探究实验你了解多少?(第二、三节)
(3)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怎样的?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你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多少了解?(第四节)
(4)生物圈是生态系统吗?你知道生物圈中还有哪些生态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关于生物圈ii号,思考:(教材33页“科学.技术.社会)
a.生物圈ii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i号是什么?
b.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ii号“的?
c.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伴你整理要点(知识网)
请同学们以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例如表格、概念图等)构建你对本章所掌握的知识网络:
三、跟踪训练,能力提升(组内合作探究)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 )
a.大气层           b.生物群落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3.人类的“立足点”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4.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压太大         b.光线太弱        c.盐度太高       d.温度太低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反映出桃花的开放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有直接关系?1234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6.决定菊科植物深秋开花的因素是( )
a.光照             b.高温            c.低温           d.土壤
7.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
①青蛙 ②蚯蚓 ③甘薯 ④蛇 ⑤猫头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③ ④⑤
8.为确保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影响实验的其它变量应(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10.法国梧桐树在冬天叶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羊和草       d.蚂蚁和蚱蜢
1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泰山林区     b.黄河中的鲤鱼    c.一瓶纯净水 d.内蒙草原上的羊群
15.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1234
c.生物的种类繁多                 d.生物的种类较少
16.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阳光         b.草        c.羊        d.狼
1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8.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关于生物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c.生物圈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影响
d.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居住的生物圈二号
(二)非选择题
21.据图回答:
(1)图中的小鸟和昆虫,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
        ,从动物的行为上看属于          行为。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2)直方图中的a、b、c分别指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哪种生物           。
(3)最近我国有关部门要求各地,严禁随意从国外引进各种物种,这种禁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是有利于保持本地      。
22. 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8分)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环境,而且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这与哪些人类活动有关?
 
 
 
(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答出四条)
四、中考再现(选自xx年济南中考试题)
根据下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案例]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1234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
五、感悟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或新的收获吗?请写在下面: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719.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