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传染病的预防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202" filled="f" strokeweight="0" stroked="f">《传染病的预防》讲学稿

课题:传染病的预防

课型:讲练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类型。

2.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3.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经。

4.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重点、难点】:

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染病的预防。

【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学会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 传染病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二) 传染病的主要类型

传染病的类型

多发和流行季节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常见传染病名称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等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三)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以流感为例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四) 传染病的预防的主要措施

1.传染病的预防  (看图p140图7-6)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

预防方法

呼吸道传染病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等。

消化道传染病

不吃未洗净的蔬菜、瓜果,饭前便后洗手等。

血液传染病

消灭蚊、虱等吸血节肢动物。

体表传染病

做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

 (五) 生活在线

1. 人类有许多种传染病,大多数传染病____________传染性强,因而对传染病患者尽可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应及时处理,有效控制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蔓延。

2. 不同类型的传染病要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   (见上面表格。)

3. 传染病的流行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改善__________,讲究__________,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课堂教学

1、小组内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视发现优秀的作品以及代表性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解决疑难。

2、组织观看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

三、小小练兵场

[一]、填空

1.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类。

2.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_______,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随着________传播,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疾病中均属于传染病的是(  )。

a.心脏病和肺结核    b.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败血症

c.癌症和艾滋病      d.非典型性肺炎和脚癣

2.体表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的部位是(  )。

a.毛发   b.指甲   c.皮肤和黏膜    d.以上都包括 123

3.易在夏、秋季节流行的传染病是(  )。

a.细菌性痢疾    b.沙眼    c.百日咳    d.疟疾

4.根据传播途径,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狂犬病 b.流行性腮腺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肝炎

5.下列疾病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

a.脊髓灰质炎    b.流感    c.破伤风    d.肺结核   

6.下列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是(  )。

a.伤寒    b.疟疾    c.肺结核    d.沙眼

7.“非典”属于传染病中的(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8.结膜炎属于传染病中的(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9.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10.不传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途径是(    )。

a.共用毛巾            b.游泳

c.风吹灰尘进入眼睛    d.用手揉眼睛

11.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隔离乙肝病毒携带者    b.不与乙肝病人接触

c.服用乙肝预防药物      d.注射乙肝疫苗

12.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    )

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13.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消灭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14.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

a.携带期  b.早期    c.中期    d.末期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传染病的流行与周围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2)流行性腮腺炎属呼吸道传染病。(    )

(3)肝炎和脊髓灰质炎属血液传染病。(    )

(4)大多数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

(5)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有利于控制传染源。(    )

(6)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增加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 四、拓展延伸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血液传染病,应该怎样预防这种病?为什么?

2. 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什么作用? 123

3. 为什么不要面对着别人咳嗽或打喷嚏?

4. 夏天到游泳游泳容易感染哪些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5.有人说:“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对吗?为什么?

6.回忆我们共同经历的sars时期,人们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联系新学的知识,分析哪些措施是徒劳盲目的,哪些是积极有用的,哪些好的措施分别在哪个环节上对sars的蔓延起到了控制作用?

(如:用过氧乙酸给教室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7.“9.11事件后,美国又发生了邮寄炭疽病毒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请你阅读课文的“开眼界”,就炭疽病的三种类型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易错点:

2、收获与感言: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542.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