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七年级生物教案 2016-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功能。
2. 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 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处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5. 关注艾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血永久图片,显微镜,收集几分血常规化验单,制作有关血液的课件,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排练小品。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有关血液方面的疾病资料以及相关问题。(采用生动的事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涉及课堂质疑,已启动学生的思维)
学生讨论项内容,从而引出要想知道确切答案,必须的近距离接触血液,导入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大屏幕投影本节标题)
二、从讨论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59页资料分析、讨论)(采用讨论的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多媒体演示)血液分层现象及分层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试管中血液分为几层?各层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带领学生复习组织的概念)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课本60页的讨论题,得出结论。回答如下:血液由三个部分组成:上层半透明的液体,叫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还有上下层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部分应该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师:对同学预习充分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继续探索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对血浆的认识。
(角色扮演)一名同学扮演血浆(以第一人称介绍出血浆的组成,各部分的含量以及血浆的特点和功能)。
我是血浆,我的90%是水,所以我是半透明的液体,血浆蛋白约占7%。另外,还有一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就是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大约占3%左右,别看我有用物质含量非常少,但我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我能运载非常重要的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同时多媒体演示血浆的成份组成)
师总结:所以有人把血浆称作物质运输的载体,我们对血浆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应该在平时注意多补充有关物质,保证其正常发挥。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血细胞。
(小品表演)验血(一名同学扮演患者,一名同学扮演医护人员,展示验血过程,完毕后,给患者一张化验单,当然是事先准备好的。)
小品表演完后,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给每位同学分发化验单并对学生提问:为什么这张化验单能作为医生为你诊断疾病的依据呢?检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到地看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123
(学生实验)学生再次预习课文中的实验内容,开始试验,相互交流,探讨有关问题。包括:看到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血细胞?简述他们的形态、大小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数量有什么不同。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实验完毕,了解化验单上rbc、wbc、hb、plt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比较所观察内容和化验单所列内容的不同(血红蛋白的不同),引出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认识。结合观察内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62页内容。
(学生分角色扮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第一人称介绍各部分的特点及功能,所列内容由学生编写,教师稍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叫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多的细胞。我的形状是两面凹的圆饼状,到我长成熟的时候,我就没有细胞核了,我还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它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而且,他还有一种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所以,我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所以有人称我们是“输氧大军”。
(多媒体演示血红蛋白的特性)
我是白细胞,我比红细胞长的个大,而且有细胞核,但数量要比红细胞少。我对于保护人体健康来说简直是功不可没,但有柄军侵入人体时,我就会穿过毛细血管壁,来到病菌入侵的部位,把病菌吃掉。所以人们称我们是“御敌卫士”。
(多媒体演示白细胞功能)
我是个头最小的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形状也不规则。但我的功劳也不小,当有人受伤流血时,我就会在伤口聚集,加快止血,加速凝血,所以人送雅号“凝血先锋”。(学生仔细听,认真记,在笑声中学会所学知识)。
(多媒体演示血小板的功能)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血细胞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假如生活中由于这些血细胞的数量不正常而引起了某些疾病,那位同学愿意当一回医生。为他们诊治一下?
(小品表演)(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学生上台扮演医生和病号,病号手拿化验单。(贫血、白血病、血友病)(医生说出病因和治疗方法,并向其他同学说出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通过小品表演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三、 联系实际拓展:
(大屏幕显示)我们都知道,濮存昕是艾滋病的形象大使之一,他演的电视剧《失乐园》我们可能都看过,同学们对于其中艾滋病的感染过程可能还记忆犹新,从此可以看出,艾滋病是一种什么病?如何预防?(及时捕捉现代信息,补充富于时代气息的新材料)
学生讨论,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教师从而对学生渗透这样的思想:远离艾滋,自珍自爱,关爱艾滋病患者。
四、学生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技能,明白了什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所学知识)
五、学生活动设计
1、上网查一查:白血病是一种癌症,治疗这种疾病,可以利用造血干细胞技术。了解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状况,制作相关的科技板报进行宣传,或在校园内、班级内宣讲。
2、请你诊断,下列化验单的主人患了什么病。
血液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123
rbc            2.2*1012个/l
 wbc               7*109个/l
hb                    80g/l
plt             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
rbc                5.0*1012个/l
wbc                100*109个/l
hb                       140g/l
plt                  150*109个/l

血液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
rbc                 5.0*1012个/l
wbc                   7*109个/l
hb                       140g/l
plt                   20*109个/l

课后反思: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shengwujiaoan/47489.html

  •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教案_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2.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3.举例说明青春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关注青春期心理卫生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2.通过对青春期性器官发育情况的调查资料的学习,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 人体概述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技能目标:1.亲自动手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情感目标...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土壤里的小动物图画|《土壤里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土壤里的小动物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包括蚯蚓的形态特征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本课题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人体的呼吸思维导图]《人体的呼吸》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 本章位于《课标》的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二个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思维导图_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1、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习过程:一、 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珊瑚是生物...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课时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思维导图]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消化教学目标:1. 知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能力: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以及学生...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_第六章第一节一 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章的重点之一。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运动,而骨的支撑作用是其运动功能的基础。而骨的支撑功能是与其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针对这些知识点课本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究使其认识骨的生理特性——硬而不脆与骨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探究...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叫做什么|第四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四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食物 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

    发布于:2017-01-1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