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_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课程标准:
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 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
1、 以猜谜语、充当小记者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锻炼其识图用图能力、阅读与归纳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两个内容的比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 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 学习运用史实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 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3、 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
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准备:
1、 课前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建议学生制成表格。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图片、材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猜谜语的活动导入,我家有两个兄弟,老大会天天演戏,老二会日日作文。你知道我家这两兄弟是谁吗?
生:是电视和报纸。
电视里和报纸上都有的而且每天都在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呢?你认为XX年最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事件是什么呢?
生:是新闻,国庆六十周年阅兵。
国庆阅兵大典展示了军威国威,让全世界中华儿女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而无比自豪,参阅官兵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偶像。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旗帜,是脊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英雄们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你能说说你最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
生:林则徐、戚继光等。
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副由郭沫若题写的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你知道这幅对联赞颂的“一代英雄”是谁吗? “荷虏”又是什么意思?
生:郑成功,侵占台湾荷兰殖民者。
XX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多少周年?
生:计算回答。
在纪念日的这一天,海峡两岸人民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满怀这位民族英雄,那么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当荷兰人投降的时刻,郑成功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并解释诗的大意。123
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视频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说一说:
1、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回答后出示表格。
时间 事件
三国时期 吴主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隋朝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
元朝时 设澎湖巡检司

2、 荷兰占据台湾多久?在台湾建立那两座城堡?荷兰殖民者的头目是谁?
生:38年(1624----1662年);台湾城,赤嵌楼;揆一。
学生答后出示图片:台湾城,赤嵌楼。
3、 谁能上前对照《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出示示意图和相关图片,学生简述,教师提示。
    4、清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5我们如何评价郑成功?你对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有何看法?
学生交流观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总结归纳,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强调民族英雄的概念和中华民族的概念,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清朝前期,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东北边疆却遭到了沙俄的入侵。为保卫祖国疆土,我国军民开始英勇的抵抗,一场激烈的战争在雅克萨爆发了。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引导学生回顾唐朝至清入关前对黑龙江流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史实:唐朝设置黑水都督府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黑龙江流域在唐朝时有“渤海”政权;元朝属“辽阳行省”管辖;明朝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修筑了两个城堡作为侵略据点------雅克萨和尼布楚 。它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图片)
动脑筋: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女同学:“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男同学:“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观点。回答后教师归纳。
为抗击沙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年、1686年)
   试一试:假如你是当时雅克萨之战的一名战地记者,现请你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做一篇报道。你的报道需包括:战争背景、交战双方、简要经过和最终结果。(给学生时间阅读思考,讨论完成)
学生分组商量准备,选出代表进行报道。
听来自前方记者的报道。
(抽一致两名学生进行报道)
请大家看油画《雅克萨之战》,你能辨认出哪些是清军,哪些是沙俄侵略者吗?你认为 中国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分组讨论。
提示学生从性质、部署、人民支援、敌我力量对比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清军取得反击沙俄的胜利后,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123
出示示意图。
根据《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在书上图中画出当时的中俄边境分界线。
学生在书上划出分界线。
教师指图强调: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问: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的谈判基础上所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其内容基本上体现了两国政府规定的原则,划分了中俄东段国界,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在遏制沙俄侵略上也是有深远意义的。
雅克萨反击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边界条约,也是一个平等的条约。这时的清朝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但到了清朝末期,国力日益衰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后,清政府被迫同沙俄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课堂小结: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位置 时间 事件
东南
(台湾) 1624年
1661~1662年
1683年
168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
清朝设置台湾府
东北
(黑龙江流域) 17世纪中期
1689年 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两次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两个内容的学习,想一想,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提示学生从时间、性质、结果、作用等方面思考。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了解了这些英勇斗争的事迹,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应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作业:
学习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联想到今天台湾还未回到祖国的怀抱,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你知道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吗?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台湾城  赤嵌城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意义  评价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  意义
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占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  尼布楚
2、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康熙帝
3、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9年  内容  意义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7167.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