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   学

目  标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比例尺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地图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从中获取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各类地图、乡土教材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1—11a和1—11b两幅地图,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提问: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小?

提问:如果想了解福州与台湾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大致距离,应该选择哪幅地图?

提问:如果要坐火车游览台湾,应选择哪幅地图?

总结:由此可见,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而反映区域范围越小的地图,图上内容越丰富。

二、巧用地图

如果张京要坐火车从北京到杭州旅游,他该选择哪种地图来确定线路?

1、交通图

提问:他应该如何安排线路?可以有哪些不同线路?

展示:《中国铁路干线图》

提问:根据你们确定的线路,沿途会经过哪些城市?

展示《杭州交通图》

展示:等高线图。

叙述: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地势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起伏越平缓。

提问:当我们拿一张《张家界风景旅游区地图》,该如何安排两天的行程?

1、  请在图上找到入口处?你准备从哪个门进?从哪个门出?

2、  请在图上找到住宿的宾馆,你准备晚上哪个宾馆住宿?

3、  根据上述选择,确定第一天和第二天所要游览景点的范围。

4、  根据你所确定的范围,再合理安排具体的旅游景点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图和历史变迁图及其运用。

 

布置作业

练习册1----7题

板书设计

一、选择合适地图

二、巧用地图

 

教学后记

 

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一、教学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生活体会社区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能够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利用比例尺测量实地距离。

二、教材分析:重点----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难点----利用比例尺测量实地距离;教具----地图、地球仪。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教师在课前布置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课上首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各自的调查结果。然后,教师在引出社区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从社区看我家

1、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经验,可先提出“怎样让朋友了解自己家的位置和环境?”的问题,然后再以此问题过度到地图知识的教学上来。

2、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1—1图,和1--2找出它们的差异。各小组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差异找的最多。

例如,两图的方向不同、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图幅有大有小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图下第二小题。可以让一组扮演杜鹏,一组扮演王鹏,分别描述这两张地图,看其他同学能否听明白。教师可作适当引导,自然地过度到“怎样修改,才能使别人容易读懂?”的问题。 123

3、地图三要素和阅读卡的教学

老师带领学生读1—3,并与前面两图加以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哪幅图反映的事物更清晰明确,分析图1—3对图1—1和1—2在哪些方面做了改进。一边比较,一边阅读图旁对三要素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地图的语言”。

4、图例的教学

为使学生迅速准确地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可在教学中将形状相似或相近的符号进行分类,如首都、省级别行政中心和一般城市为一组;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和地区为一组等等,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试着找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加以识记。

(二)在社区中生活

1、社区的功能先提问学生“我们人人都生活在社区里,但可能不自觉或很少留意。那么,现在大家就想想看,我们能在社区里做什么?”启发学生回想日常生活,如社区提供的各种家政服务、为居民创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等,居民可以在社区内锻炼身体、购物、交友、共商大计以完善社区建设等,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反映了社区功能。社区有哪些功能呢?我们一起看书上这四张图片。” 在学生学习讨论后,全班互相介绍自己家所在社区的情况。视教学时间和学生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区域,留意身边的事物,拓展思考:1、你还知道社区有哪些功能? 2、我们还可以为改善社区做什么?

2、自我测评 (1)、目的是看学生能否将所学的地图知识运用到绘制平面图上来,同时还能看出学生是否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给出各个景物之间的实地距离和平面图的比例。只要方向正确、比例尺适当、图例清晰,就能达到教学目标。

    (2)、根据各人爱好、特长和条件,不拘方式的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学生创作的内容能够反映社区环境和生活,不论何种形式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 我的家在哪里

(一)从社区看我家一、认识平面图

二、地图的三要素

三、认识图例

(二)在社区中生活

一、社区的功能

二、自我测评

布置作业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社区

教  学

目  标

识别一些常见类型的社区。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要性。能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知道社区的类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难点

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那力。

教具

社区图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社区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区的环境和功能等内容,社区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按照不同的功能,社区还可分为不同类型,那么,社区大致有哪些类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正文

1、社区的类型

 

 

 

功能社区

 

自然社区

 

行政社区

 

类型

 

围绕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

 

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

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

 

举例

大学区、工业区

村落、城镇

乡、镇、县、市

 123

 

 

 

 

 

2、  社区的差异

让学生仔细观察1—3和1—9,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  社区商品调查

让学生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4、  多方面交流

让学生调查社区之间的调查

布置作业

联习册1—8题

板书设计

一、社区类型

二、社区差异

三、社区商品调查

四、社区的交流

教学后记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966.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