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西欧庄园教案】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杨志才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和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

2.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有机地进行品德、意志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画、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许多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涉及到乡土文化,应有机地加以渗透。本课的重点是唐诗、书法及石窟艺术,李白、杜甫、白居易是重点中的重点。难点在于知识点较多,难于掌握。教学过程 中,既要抓住重点,又要顾及全面。

教学模式设计

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教学难点 

投影仪及投影片(或多媒体及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什么地位?(学生回答略)

2.导入  新课

隋唐时期,我国不仅在科技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而且在文学艺术诸如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方面,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书写课题)

3.新课学习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这一谚语本身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略)说明唐诗的影响之大。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板书或投影)

请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为什么说唐朝是我们诗歌的黄金时代?(答)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文学形式。从帝王、贵族、官僚到尼姑和歌妓,从鹤发到童颜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呈现出百花吐艳的景象。

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诗人和作品受到后人喜爱,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问)在二千多位诗人中,同学们熟悉或知道哪些诗人?(学生回答略)

唐代诗人多,有成就的诗人也多。本课特别推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板书或投影)

(引导学生看课本34页李白像,并作介绍)李白,字太白,少年好学,喜欢文学。“一生好人名山游”,青年时即离家漫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后被唐玄宗召为文学侍从,但当时政治日渐腐败,不满两年,便因得罪权贵,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这一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名篇迭出。744年,李白在洛阳和杜甫相遇并结成好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后,李白遭遇不幸,最后在贫困和漂泊中病逝。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色彩,如李白的豪饮、剑术和球技,可谓德才兼备、文武两长。

李白存诗900多首,长于描绘祖国壮丽河山。

(问)同学们比较熟悉李白的哪些诗作?

(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板书或投影)等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问)从李白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感受?

(答)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不屈服于恶势力、具有崇高气节的诗人的形象;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似乎远观到浩渺无际的长江远远地流向水天交接的地方,同时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绵绵不绝的情思;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一泻千里的黄河奔腾咆哮之声;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瞥见那飞泻喷涌的庐山瀑布的壮景。从诗歌风格来讲,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板书或投影)正由于此,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

如是说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杜甫则是一位现实主义大诗人(引导学生看课本35页杜甫像并阅读介绍杜甫生平的小字)

2.杜甫(板书或投影)

(问)同学们比较熟悉杜甫的哪些诗作?

(在学生回答后指出)《三吏》、《三别》(板书或投影)是杜诗中的不朽篇章。

(问)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有哪些特点?

(答)杜甫的诗歌或气魄雄伟,或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板书或投影)

(问)为什么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出与李白诗歌风格特点的巨大差异?

(学生讨论后指出)主要是因为两人生活的遭遇与生活的时代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年青时即以诗文出名,也先后长期漫游;与李白相遇后,写下许多怀念的感人诗篇;后十年旅居长安,科举不第,常靠朋友接济,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带着全家加入流浪的队伍,一度被叛军抓到长安,看到国破家亡的惨境,饱尝了战乱的苦楚;安史之乱结束后,杜甫写出了一生中很少有的一首表现出高兴的诗歌;但连绵不断的藩镇战争仍逼他到处飘泊、最后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永远停止歌唱。

杜甫今存诗1400多首。他的诗歌反映出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

在杜甫去世两年以后,我国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诞生了。

3.白居易(板书或投影)

中唐时期,唐朝走向衰落,社会矛盾重重。诗坛掀起改革浪潮,提倡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白居易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引导学生看35页白居易像)。11岁时,白居易为躲避藩镇战乱,开始了长达五六年的逃难生活,深刻感受到什么是民间疾苦,从而写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讽喻诗。

(问)白居易的讽喻诗有哪些代表作?

(答)《秦中吟》、《新乐府》、《卖炭翁》。(板书或投影)。

请学生朗读35页《新乐府·红线毯》,并作翻译。从中得出白居易诗歌的另一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板书或投影)因此,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流传很广。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而且流传到国外,在朝鲜和日本广为传抄。

(问)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能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学生讨论后小结)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二是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对诗歌的变革与创新。

在唐代散文方面作出重要革新的是著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

二、光彩夺目的散文(板书或投影)

南朝以来的文章,只讲求形式、词藻,内容空泛,不能反映丰富的现实生活。唐代中期,为适应唐朝封建经济空前繁荣的需要,著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继承古代即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的优良传统,从而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文体,并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问)韩愈的散文有哪些主要特点?代表作有哪些?

(答)韩愈的散文感情真挚,气势雄伟,文字精练生动。代表作有《杂说》等。(板书或投影)

(问)柳宗元的散文有哪些特点?代表作有哪些?

(答)柳宗元用散文揭露政治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他写的寓言,寓意深刻。代表作有《黔之驴》等。他写的山水游记,写景如画,清新优美。(板书或投影)

在书法艺术方面,我国隋唐时期亦是书法家辈出,并且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形成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

三、书法的高峰(板书或投影)

(问)我国继王羲之后在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谁?他创立的新书体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作临写表演?

(答)颜真卿,他创立的新书体雄浑敦厚,人称“颜体”,代表作有《多宝塔碑》等。(板书或投影)(并鼓励学生加以摹写)

(问)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是谁?他的书法特点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

(答)柳公权,他的书法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板书或投影)

(问)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是不是就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字写得好?

(学生讨论后归纳)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为后人称颂,并不仅仅是字写得好,还在于他们的人品高,在安史之乱事件中,颜真卿挺身抗击安禄山。柳公权借笔法劝谏唐穆宗。这说明,人品与书品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人、书俱佳,才能赢得后人的赞颂。

(问)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为什么会有高度的发展?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还有当时的统治政策比较开明,这些都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唐太宗本人亦非常喜欢书法,还把书法的好坏作为取士的一项重要标准,这就刺激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积极性,由此促使唐朝的书法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

隋唐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局势安定为画家们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画家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用笔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大放异彩。

四、异彩焕发的绘画(板书或投影)

(问)隋唐时期画坛出现怎样的盛况?

(答)宗教画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人物故事画、山水画、花鸟画已大量出现。

(问)对后世影响大的唐代画家是谁?他们的绘画各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代表作?

(答)对后世影响大的画家是唐代的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画的人物神态各异,生动传神,代表作有《步辇图》(板书或投影)(投影《步辇图》)这是一幅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画卷,它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向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真实地反映了汉藏两族友好亲密的关系。吴道子善画写意画,即用笔不求工细,但求神态。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讲究主体效果,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板书或投影)(投影《送子天王图》引导学生观看)

石窟艺术在唐朝也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板书或投影)

(问)我国古代有三大佛教艺术宝库,有两个曾在上一学期见过面,还记得吗?

(答)山西云岗和河南龙门石窟。

除了云岗、龙门石窟以外,还有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十分之六七的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绘有“飞天”(投影《飞天壁画》)总计4500余身,其中有的飞天长2.5米,也有的不到5厘米。这些飞天好像不受任何约束,姿态千变万化,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

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时期,后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陆续开凿。当你面对这里的每一个雕像,每一幅壁画,你将作怎样的感想?

(答)凝集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汗水,这是我们的前人对世界雕塑、绘画艺术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同时也激励我们更加刻苦地学习,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任。

4.巩固练习

(1)唐朝最著名的三位大诗人是谁?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色?

(2)“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是指哪两个人?

(3)“颜筋柳骨”指的是什么?

(4)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画各有什么特色?

(5)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6)在下列表格中填入本课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色与代表作

类别
文学艺术家
艺术特色
代表作
备注

诗歌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白居易




散文
韩愈




柳宗元




书法



“颜筋柳骨”





绘画
阎立本




吴道子




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家

唐代壁画



唐代壁画

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变革、创新,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各方面的人才辈出,佳作累累。我相信,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在你们中间将会出现伟大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679.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