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ppt|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 2016-1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25 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王粲和蔡文姬;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对建安诗人和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归纳总结的结果中体会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同时使学生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建安诗人和陶渊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建安诗人和陶渊明又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学生了解了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诗歌史是经过了诗经、楚辞而魏晋而唐诗的演进过程;

石窟艺术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化遗迹,它的营建与当时佛教盛行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进程。

教学难点 

建安诗人和陶渊明诗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古诗词的欣赏不仅要明白其字面之意,更应该理解诗的意境,这对于初—的学生来讲,比较难。

地位分析

本课的地位比较重要。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是我国文化成就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史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它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石窟艺术”建议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向学生出示充足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灌输健康的审美观念。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建安诗人和陶渊明”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采取讲授的方法,直接点题,介绍其内容,列举出其代表作,通过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它的印象并归纳出它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建安诗人和陶渊明;石窟艺术

教学难点 :建安诗人和陶渊明诗的特点

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是谁?他写的《神灭论》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教师导入  :通过大家的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如同一幅幅光彩夺目的图画映入我们的眼帘。的确,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灿烂的文明就象是一串串的明珠,永远放射出迷人的光彩。每当我们看到这些,一种骄傲、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一、建安诗人与陶渊明

1、建安诗人:“三曹”与“建安七子”

教师首先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最高的要属诗歌。在我国诗歌史的发展史上,这个时期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诗歌的发展不仅植根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而且受到前代诗歌的影响。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建安诗人植根于当时政治经济的土壤之中,又受到前代诗歌的影响,那么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的特点是什么?前代诗歌指的是什么?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汉乐府民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称这一派诗人为建安诗人?建安诗人包括哪些人?代表作品是什么?“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的文学称作建安文学,因此这一时期的诗人称为建安诗人。其代表人物是三曹、七子和蔡琰。代表作品是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

教师出示曹操的《蒿里行》和王粲的《七哀诗》,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建安诗人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曹操描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所带来的灾难:铠甲成了虫蚁的栖身之所,成千上万的人倒毙疆场,无人收葬,白骨遍野,袅无人烟,活命的还不足百分之一,想起来使人断肠。)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这是王粲描述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作乱关中的景象:战乱波及之处,民不聊生,一个饥饿的妇人,把亲骨肉抛弃,听到婴儿的哭啼声,硬着心肠擦着眼泪走开。)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加以总结:建安诗歌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痛苦;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人民渴望统一的愿望。悲凉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被称为“建安风骨”。

2、陶渊明与田园诗

教师出示陶渊明画像,让学生根据预习和阅读教材,简单介绍一下陶渊明。然后教师出示陶渊明的诗,提出问题“对比建安诗歌来谈一谈陶渊明诗的特点”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教师加以概括:在陶渊明之前,从没有—位诗人写过这样多的诗来歌咏农村风光、生活,他独创的这类诗歌被称为田园诗。田园诗的特点是清淡自然,真实动人。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一组诗。陶渊明的文赋也写得非常好,代表作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陶渊明的诗文以及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朝的大诗人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都曾经热心地学习他;他笔下的桃花源更是成了人们心中理想世界的代名词。 陶渊明的成就,使他成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诗人。

二、王羲之和顾恺之

1、“书圣”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教师出示王羲之画像和《兰亭序》的摹本,并直接向学生讲解:东晋王羲之,东晋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做过东晋的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集书法之大成,独创一家。他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又是书法的多面手,特别是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我们观赏他的书法,是一种美的享受,令人赞叹和陶醉。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兰亭序》写于公元353年。此序共324字,笔势开放俊朗,结构十分严谨。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王羲之自己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这是行书的绝代佳作。王羲之的妻子和7个儿子都爱好书法。尤其幼子王献之,能继承他的书法艺术,也是笔飞墨舞,人们尊称他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2、“三绝”顾恺之

教师出《女史箴图》并讲解: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擅长人物画。所谓人物画,是指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画人物,难度很大。顾恺之的人物画,其特点是“传神”和“神气”,即刻画人物质性格和内心世界,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只要他点眼睛,画中的人就象要活了一样。他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而且,他还是一个绘画的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家。所以,人们赞誉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这位绘画大师,他的绘画题材很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都有。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少量的摹本,如《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两幅画,在绘画技巧上,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各种人物的身份和特征,线条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同时,从画中让我们了解到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感的某些侧面。这两幅画卷是我国艺术宝库里极宝贵的遗产。但《女史箴图》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英国所掠,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只能看到此图的复制品。

三、石窟艺术

1、云冈石窟

2、龙门石窟

教师强调一下石窟开凿的时间、地点,之后出示有关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片,使学生对石窟艺术有直观的印象,自己学习。

小结:

项 目
人 物
朝 代
代表作品

建安诗歌
曹操父子 王粲等建安七子 蔡文姬
三 国
《蒿里行》、《七哀诗》。

田 园 诗
陶渊明
东 晋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书 法
王羲之
东 晋
《兰亭序》

绘 画
顾恺之
东 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lishijiaoan/46673.html

  • 永恒正义的胜利|第8课   正义的胜利

    第8课 正义的胜利〖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 ”。 3.受封者的义务:必须服从 的命令,治理 ,保卫...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学科历史设计教师教授内容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时间预设1课时问题预设: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于何时?后来的文字又有哪些改进和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和音乐成就有哪些?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时间]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第2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2 过程与方法: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三国鼎立》教案】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_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日本最先进的课科】第18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第一课自然科学的革命

    第一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课标要求】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他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代表作《物种起源》;了解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理解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穿透历史还是穿过历史|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入_《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一、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文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 0XX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课重...

    发布于:2016-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