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医学第六章答案]第六章第二节人文环境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考点提示
人口最多的大洲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及其  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  多样的地域文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类产业的划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
二、自主学习
1.众多的人口  读图6.14
按人口数的多少,给各大洲排队: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给各大洲排队

2.人口、资源、环境的恶性循环
课本p12页: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把a~f各项内容填入框中。
a. 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b. 粮食产量下降 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

                 

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在教材中多次提到过,
在八年级跨省区域中的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
也设计了。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
根据下列材料的因果关系,将下列各项前的字母
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a.人均耕地减少   b.破坏植被
c.过渡开垦荒地   d.人口增长过快

3.地域文化  读图6.16,找出三个人类文明发
祥地。
4.经济  ⑴亚洲除       国家以外,大部分国
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⑵三类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和        部门。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三类产业所占的比例
有何不同?
⑶xx年,我国的三类产业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第一产业14.5﹪;第二产业51.7﹪;第三产业
32.8﹪。在图6.19用字母f表示出我国三类
产业的点位。

三、系统构建

四、自我测评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数目最多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北美洲
2.下列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
正确的是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b.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c.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北美洲
d.亚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3.关于三类产业的连线错误的是
   a.工业——第一产业
   b.农业——第一产业
   c.牧业——第一产业
   d.流通服务部门——第三产业
4.世界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
5.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是
  a.中国  b.韩国 c.沙特阿拉伯  d.日本
6.下列不属于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半岛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7.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帐篷
   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
   c.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高脚屋12
   d.为预防地震的日本人——住厚实的砖瓦屋
8.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主要是
   a.人口的多少     b.古老文明
   c.民族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
9.读亚洲部分国家xx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美元)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亚洲地域辽阔,属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是    
国,该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           美元
⑵在东亚、东南亚国家中,经济发展较快的有       、        、         、         
(按图中给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由大到小排列)
⑶从海路位置上看,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分布在        
                     。而亚洲的内地国家经济相对滞后。
⑷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国家,经济比较富裕,其原
因是                                    。
10.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石油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仅中东地区(西亚)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是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
4.72﹪。
   材料二  世界现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2600亿吨,按有关专家预测,今后石油年平均需求增速约1.5﹪
~1.8﹪,在保持石油较高供应水平的情况吓,可再持续35~40年。
   材料三  部分国家石油储量图
 ⑴图中世界石油储量前五位的国家位于          地区,这五个国家都属         洲。
⑵石油资源是有限的,结合我国国情,列举一实例说明我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四.自我测评
1a 2b 3d 4c 5d 6c 7d 8d
9⑴日本  34010   ⑵新加坡  韩国  马来西亚  泰国    ⑶亚洲东部和东南沿海  ⑷出口石油资源
10⑴西亚(中东)   亚洲
⑵实例:从xx年3月份取消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政策;倡导使用小排量汽车;倡导使用乙醇汽油。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费量大,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节约使用一次性能源,使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451.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