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课时目标的设计与达标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在实施新大纲和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实施目标导学,对教材进行单元目标管理,对于帮助教师 适应新教材、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发挥教材优势和提高课堂效益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在教师用书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即单元教学目标 ,但单元目标是通过 每一课时的教学达到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变单元目标教学为课时 目标教学。搞好,是搞好课时目标教学的关键。

   
一、课时目标的设计

    课时目标是本课时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目标的准确性。课时目标的确定应结合课时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现以BookⅡLesson 29为例 加以说明。

   
本课主要学习表方位的介词和介词短语。教材的安排是:

    ①Read and learn
学生先看图(Mr Wu"s classroom),再回答教师的提问:“Where"s…教师利用学 “HeShe is…” 的回答来呈现6个要求四会的单词(front,left,hand,side,right,back),接着学习 相关的介词短语
on the left/right side, at the back/front of the classroom,in the back/front r ow,on Wei Hua"s left, on Jim"s right,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
    ②Ask and answer
通过问和答的练习方式,用以上介词短语表达教室中的人或物的位置。

   
在单元目标中,对本课出现的6 个生词和介词短语都要求四会。显然,以上这些词和短语是本课的教 学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却不是本课时内所能够达到的。它是通过记忆理解运用,经过后三个课 时的不断巩固和强化,在单元结束时方能达到的单元目标。如果简单地把单元目标当作课时目标,其结果,或 是教师完不成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留下一条尾巴;或是达不到当堂课的教学目标 ,煮了一盆夹生饭 于是,教师不得不在课外加班加点,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

   
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本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下课时目标的确定是比较适宜的。

    ①
能听懂课内所学的6个生词和介词短语,读得准,能上口;基本上能用所学的介词短语正确地表达教 室内人或物的位置;能够较流利地运用学过的介词短语和句型结构回答“Where do …”“ Wheredoes…等问题。

    2.
目标的具体性。在确定每课时的导学目标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单元目标落 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如上面表述的课时目标就比学习6个生词, 培养学生 的拼读能力运用所学的介词短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目标具体得多。有了明确具体的 课时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课时目标落到实处。

    3.
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 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使师生双方都明确教什么、 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因此,教学目标 必须用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培养点、智能开发点等)加上可以 观察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如:能听懂读得准,能上口正确地表达的位置关系比较流利地回 …”等。这样的教学目标 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4.
目标的可测性。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是否达到,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加以检测,即教师使教学目标 题目化,通过完成相应的题目,检查学生学习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课时目标的实现

    课时目标明确以后,师生的共同任务是力争在课内达标。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目标达到 的关键是五步教学法中的操练drill)和练习practice)。 为了获得操练练习的高质 量,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不断强化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外部的教学目标 只有在认知主体内部形成目标意识,变成主体的自觉需 要,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师教学心中有数,学生学习心中有底。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路子等 方面客观上存在一种规定性,这些规定实际上是教好教材的必要条件。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在用中 ,即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习语言,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训练意识 ,积极适应教材的规定性,才能主动地进行课堂训练,把握好达标的关键环节。如果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淡薄 ,即使有了明确的课时目标,也无法实现。

    2.
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就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明 确自己在训练中担任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根据目标正确导向。例如:五步教学法中所说的操练练习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让学生熟悉语言的形式或结构,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后者是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语言表 达实际意义,强调语言的流利程度。前者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和指挥者,主要任务是组织好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 ,进行各种机械性的语言训练;后者教师是一位监督员、监听员和裁判员,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 实践机会,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尽量独立运用语言。可见,操练是练习的基础,练习是操练的提高

    3.
根据课时目标,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虽然教材各课都为教师指明了各步骤的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的 训练 Read and learn,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等,但运用何种方法进行训练,如何组织学生参 与训练,都需要教师的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就训练方式而言,教材介绍了分排或分组练习(Row and team p ractice), 两人小组练习(Pair work), 小组活动(Group work ), 连锁操练(Chaindrill)等多种方 法;就训练的层次而言, 有控制性练习(Controlledpractice), 指导和半控制性练习(Guided or semi -controlledpractice ), 不加控制的或自由练习(Uncontrolled or Freepractice)。选用何种方法 和何时使用应取决于训练的目标和学生的熟练程度。训练之前,教师要作必要的讲解,更要有具体的示范,让 学生明确训练的方法和程序。训练要由易到难, 具有一定的坡度。 现仍以Lesson 29为例,在呈现了生词和介 词短语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用操练的方法,让学生听懂意思,模仿准确,熟练上口。在此基础上,按以 下程序进行练习: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运用这些短语来说班上某个学生的位置,让学生说出他(她)是谁 ,检查学生是否听懂。同时,教师又给学生运用这些介词短语作了示范。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就教室内不 同位置的学生提出Where does…sit?或Where do you sit?等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 控制发问和回答的速度。两人小组练习。有了前面的训练基础,教师可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其中一个学生 任意确定提问的对象,如果被问的同学答对了,就交换角色。教师适时加快问答的速度。这样,训练就由教师 控制下的操练自然过渡到学生有一定自由度的练习,突出了训练的层次性。

    4.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好训练的进程。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方法的选用不是一次性的,训练的时间 也不可能按事先的规定来分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合理分配训练时 间,掌握好训练的火候,把握好训练的进程,确保训练的高质量。如果训练的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就要 在操练上多花些时间,为下一步的练习打好基础。如果发现学生难于适应,训练出现困难时,就不妨让学生再 多听几遍或多读几遍,待他们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转入较高层次的训练。

   
三、影响目标达成的几个重要因素

    影响目标达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下面几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1.
目标导学要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结合。新教材突出了以语言使用作为教学的目标,这就 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则必须改进学习方法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在教什么, 怎样教学什么,怎样学的积极适应之中,促使学生养成学习新教材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 惯,比如在初学阶段开口大声说话的习惯,根据教师的口令或手势快速反应的习惯,感知器官协调活动的习惯 ,听录音并大声跟读的习惯,朗读、背诵、听写的习惯,与训练伙伴课后操练的习惯,学了就用的习惯,独立 预习的习惯,勤查字典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等。

    2.
目标导学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有利于打好基础,减轻负担是新教材的优势之一。新教材在词 汇量和基础语法的项目上有所减少,对要求作了明确的层次区分(如词汇的几会要求,语法的理解、领会 、掌握、运用等)。由于分层次要求符合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这对于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减轻学生的负担 极为有利。由于教材内容有弹性,对于学有余力有学生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内容,便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 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是新教材的又一优势。新教材采用循环式的编 排方法,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这就增加了语言的重现率,使学过的知识不断重现和不断得到强化,这有利于 学生温故知新,高效地积累知识,不断扩大已形成的知识结构。新教材的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交际活动,把语言 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使得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在交际活动中得以完成。比如问路、购物、打电话、谈 论天气等话题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其句型和表达方式不断扩展,学生多次参与各种形式的交际活动,便自然而 然地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了。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结果,加速了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

    3.
目标导学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通过目标导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进行的各种交际活动, 分角色表演游戏小比赛等,构成了英语气氛浓,学习气氛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不 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关系更融洽了;学生对学好外语的自信心增强了, 畏惧感减轻了,心理负担也减少了。当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将会常常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夸奖和赞许, 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会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良好的课堂环境,能更充分地发挥非智力因 素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123.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