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尊严_法律的尊严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6-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十二课1框  依法治国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依法治国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1框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基本要求。中共“xx大”报告再次把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

2.学情分析:中学生,虽无权立法,也没有执法权力,但应该守法。但是,作为未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者的中学生,应当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和作用,尤其要求其能够自觉守法,以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3.重、难点的确立: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依法治国的意义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法律方面的讲解,要多用案例进行教学(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能力目标: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我国已颁布的法律名称?学生课后归纳、查阅资料、整理了解我国已颁布的法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

引入: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呢 ?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畅想未来生活”的活动。

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 ? 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依法治国。第十二课  法律的尊严(板书)一、依法治国(板书)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怎样?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1.依法治国的意义(板书)(1)我们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2)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做主的基本保证。(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2.依法治国的含义(板书)12345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4-86:思考讨论: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板书)(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有法可依(前提)。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开展“法律接龙”的游戏。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说出自己知道的法律的名称。(3)有法必依(中心环节)完成教材p85:活动:依法行政。(4)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严肃、严格、准确,不枉不纵。案例:XX年5月29日下午,某市扫黄打非办在市影剧院门前举办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现场会,共销毁非法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万多张。(执法必严)(5)违法必究(保障)。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案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XX年7月31日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6)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是统一的。小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或自由发言。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做笔记学生回答听讲解做笔记学生阅读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做笔记听案例,思考听案例,思考听讲解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 ?法律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怎样?依法治国有哪些重要性?什么是依法治国呢?我国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这则案例说明了什么?这则案例说明了什么?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四个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课的主题“走依法治国之路”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总结提升,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安排123451.完成练习册p?2.收集“小科帮忙”、“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报导的典型材料,分析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依法治国的要求、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

第5课时   第十二课2框  与法同行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与法同行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2框主要是:作为一名法制社会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尊重法律,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正确行使监督权。

2.学情分析:中学生,虽无权立法,也没有执法权力,但应该守法。但是,作为未来依法治国方略实施者的中学生,应当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和作用,尤其要求其能够自觉守法,以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3.重、难点的确立: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监督权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法律方面的讲解,要多用案例进行教学(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法律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生熟悉事例分析的方法,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法律,追求公平、公正。自觉遵守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用法律保护自己。四、教学流程

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训练内容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效果反馈与修正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收集“小科帮忙”、“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报导的典型材料,分析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学生课后归纳、查阅资料、整理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

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

引入: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的合法权益有没有受到过侵害?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村民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过诉讼;等等)法律能够帮助公民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作为公民,我们要学法、守法、用法。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与法同行”。二、与法同行(板书)

讨论:教科书第87页为一分钱打官司的案例,让学生就案例发表看法。(公平是市场交换的最基本的原则。1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又体现了一种公平)呈现正反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体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公平,社会将会如何?假如生活中缺少了正义,我们的权益将会如何?123451.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板书)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具体表现。

分析如下案例,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方成、方莹系兄妹。在方成14岁、方莹11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父亲经常打骂他们,不给饭吃,不让回家。兄妹俩不堪父亲的虐待,无奈离家出走,靠乞讨和捡破烂为生。现在方成兄妹长大成人,他们靠劳动致富,不仅盖上了新房,而且买来了高档家电和家具,日子过得很富裕。方成父亲见子女日子过得挺红火,就要求方成兄妹俩每月付给30元赡养费,并说如果不给,就到法院告他们虐待老人。

法院会支持方成父亲的要求吗,为什么?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务。”只讲权利而不尽义务或只尽义务而不讲权利都是不正确的,方成的父亲在子女年幼,需要抚养教育,而自己又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在子女成年后又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种要求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因而法院是不会支持他的请求的。 2.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板书)(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一致的,公民既有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请阅读教材p88-91:思考归纳:什么是监督权?我国有哪些监督的制度?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3.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板书)(1)民主监督制度:党的监督、人大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2)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4. 我们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板书)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2)可用举报信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3)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4)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能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小结: 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公平,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正确行使监督权是每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中学生应该成为法律积极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学生讨论听讲解讨论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做笔记听案例分析案例

  

讨论

 学生回答

 听讲解

做笔记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探究: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哪些?听讲解这则案例说明什么?假如生活没有了公平与正义会如何?分析案例,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院会支持方成父亲的要求吗,为什么?

 记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分钟

阅读教材,思考:什么是监督权?我国有哪些监督的制度?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12345探究: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哪些?结合日常生活的经历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讨论认识公平和正义意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系

   

让学生明白监督的渠道和方法总结提升

课后安排1.完成练习册p?2.调查访问身边的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当选的过程,并请他们谈谈当人大代表的体会。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练习册p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的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五、教学反思: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zhengzhijiaoan/44162.html

  •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_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1.3 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引文: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新世纪我国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2、现代科学技术...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广东中考政治答案|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专题七 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一、 背景材料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XX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xx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政治课本_苏教版九年级政治第10课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设计

    第10课 走共同富裕道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案

    人民当家作主 学习目标: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重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渠道多样化。学习难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走共同富裕之路论文]走共同富裕之路

    第十课 知识平台: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通过学习,使我们知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年时事政治热点及专题汇编]2021年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

    XX年绵阳市时事政治专题复习:关爱生命【背景材料】1、XX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民办幼儿园校车,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陕d-72231东风牌自卸货车迎面相撞,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累计人数达到20人。2、11月26日上午,辽宁省凤城市宝山镇一辆校车,因道路湿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大四是不是基本没课_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第十一课赵州桥】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框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教师寄语:紧紧抓住机遇,善于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就美好未来。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2、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3、知识:掌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人物素材_2021中考先进人物专题复习

    XX中考专题—— 先进人物 1.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哪些?(感动的原因?)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为集体、为他人而无私付出;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发...

    发布于:2016-09-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