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案导入|《鼎湖山听泉》教案6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3.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难点:

1.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板书课题,并提问:课文题目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 结合教师介绍,展开想象,思考这篇散文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并回答教师提问,指出“听”和“泉”字是关键字,然后准备学习新课。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3.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生词预习情况。出示板书:

①给加点字注音:楹联怅惘污垢万籁俱寂泠泠淙淙

②解释下列词语:雀跃楹联怅惘万籁俱寂

4.积极配合教师活动。最后明确词语意思: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了。

二、学会诵读(约 分钟)

1.引导:“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要求能通过吟哦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读书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

2.指出:诵读要立足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要有所感悟。并范读课文前三段。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诵读1—2段。

4.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并指出诵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并在班上巡回指导。

5.组织学生谈谈诵读的体会和感想,并指出,可以从诵读的方法上谈,也可以就课文内容谈。

三、整体感知

1.讲解:通过刚才的诵读和讨论,大家基本掌握了诵读的要领,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学习。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本文也是这样来写的。然后请一位学生概括作者的行踪顺序。

3.指出: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都描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

4.讲解: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明确课文层次。

5.归纳:整篇课文以“听”字统领全文。1234

围绕“听”字组织材料,采用多种手法,多层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四.小结

1.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诵读的要领,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诵读课文,准备下节课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点名让两三位学生背诵。

2.对学生的背诵做点评,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齐读课文。

3.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并指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请学生谈谈从课文中得到的体会。

二、组织学生讨论

1.组织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提示:课文重点是在写泉,课文中多次写到山泉,请同学们找出写山泉的句子

2.给予鼓励: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呢?请大家仔细思考,想好了就大胆发言。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归纳:

(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人山中(2)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4:提问:从对泉水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同学们能归纳一下吗?

5.给予鼓励: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重点部分——第四部分是怎样写泉的。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部分。

6.讲解: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写作者寄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的感悟。请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的多种层次,进而得到人生感悟的?

7.讲解:课文的第8段中,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请问作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

三、总结全文

1.小结: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写景,而是从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2.延伸:从学习这篇散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课后也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简单的游记。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在对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景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课文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学习本文,关键是抓住一个“听”字。理解课文以此来组织材料,又是如何由听而生悟,体会到人生的哲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诵读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从诵读中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品味文中优美语句。

2、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听,传来淙淙流淌的泉声,(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音圆润。依稀仿佛我们又来到了鼎湖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

(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引读:(看到的)过了寒翠桥,进山一看……,草丰林茂,有时几股泉水……,愈往上走……,湿漉漉的绿叶……。直至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1234

2、听(点击播放“清纯悦耳、安祥厚重、欢快活泼”)

引说: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三个词语);对、好、听得很仔细。

过渡: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

3、(点击出现画面,看一看)你想说什么?(学生说后,让学生带感情说);真令人陶醉!太美了!真是生机勃勃!

(尝)我想,那味道一定很不错。(带回来)有机会亲自去看,好吗?(希到处都是)大家都努力,你的愿意会实现的。(带摄拍)拍好后,与大伙一块欣赏,好吗?

4、过渡:这浓浓的绿意,这淙淙的泉声,使我们留连忘返。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像她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三)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引读)……借宿。

(点击出现庆云寺图片)瞧,这就是千年古刹庆云寺。寺内:(齐读: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今夜,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入宿,是什么留住我们的脚步?(学生自由说)

(1)是呀,这声音太独特了!

(2)嗯,余兴犹存,想欣赏个够。

(3)千年古刹,难得一见吗!

(四)过渡:在古老安谧的寺院内听泉更真切了。让我们细细聆听。(边看课文边听)

1、(点击第四个按钮)配音范读

你聆听到怎样的泉声?(找出一组词: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板书)

过渡:这忽高忽低、忽急急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的泉声不禁使我们想起漫步山间的所见所闻。(语调低)

2、(点击看一看)

3、随着山势,山泉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泉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你们能不能通过四人小组选取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可以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等等,边朗读边品味,从而变成一首首“泉之曲”。

4、可以开始了吗?

5、哪一组先来?读得怎么样?(你们一组示范一下,范读,指原先组读)(好的不评)其他组呢?还有吗?

边小结边板书:真了不起!你们为大家奏响了一支支美妙的泉之曲,那变化莫测的泉声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我们回味无穷。(简笔画)

6、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去聆听、辨识、品味……(点击听一听):齐读第四自然段。

7、让我们闭上双眼,(点击听一听):再次去聆听、辨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

8、你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

(自由说,评价。注意:点出泉声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能运用学过的句子,真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想象力简直可以和作者相媲美了!真形象!很生动!真令人陶醉!美极了!是呀,没有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么会有如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

(五)(点击最后一个按钮)

1、浓密的树林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

是清泉滋润着

是清泉蕴育出

2、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3、总结:短短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指说)不仅是这涌流的清泉,变幻的泉声,同学们那丰富的想象力、惊人的感悟力以及那美好纯洁的心灵,同样也在老师心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次旅行真令人难忘……(停留)

板书:

轻柔 忽高忽低

清脆 忽急忽缓

厚重回响 忽清忽浊

雄浑磅礴 忽扬忽抑

第四课时

一、激情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雨后游览了鼎湖山,鼎湖山到处涌流着的清亮的泉水,发出美妙的泉声,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34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儿的泉声吧。
课文第二、第四小节写了作者二次听泉,分别是在哪里听泉呢?(板书:路上、枕边)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问题:;走在上山的路上,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
2、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划句子、圈词语。把找出来的句子自由轻声读,细细体会。
3、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并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学生回答、交流。
4、小结这一节:
     我们走在上山的路上,看到草丛石缝到处涌流着清亮的泉水,听到清纯悦耳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5、指导朗读:多美的景色、多美的泉声啊,让我们来赞美这一切。齐读第二小节,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我想你们会读得更好。

三、学习第四小节
1、引读:作者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住宿,这时时间已是入夜,白天喧闹的山中,这时是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白天,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作者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2、作者聆听、辨识、品味到了怎样的泉声呢?
课件演示:边看录象、边听泉,我们也来试着聆听、辨识、品味。
3、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泉声的,默读第四节,找出句子,请一个同学读。
4、在这些泉声中你喜欢怎样的泉声,同桌互相读一读。
5、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泉声来读给大家听听?(请同学来读)
6、再次听泉、看画面:
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次聆听、辨识、品味这泉声,也可以跟着读。
7、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种泉声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
想象:还可能是什么声音?
对比读,指导背:你们想把这四种不同的声yin记下来吗?先自己轻声读读、背背。
8、作者仅仅听到这些泉声吗?文中还写了哪些泉声,找出来、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是这些泉声好吗?(看录象,听泉声)
师:这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因为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过花间。
9、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用心再来听一遍这样的泉声,捕捉最让你心动的声音,学着作者前面的描写,你也来想象一下,这些泉声可能是怎样的声音。
10、把你想象的与前后四个同学交流交流。
11、学生交流:
请你学着作者前面的描写,把你想象的,给大家描绘一下。
12、指导朗读:
作者了了几笔,把这些泉声描绘得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这几句再来读一遍。
13、朗诵:让我们齐读枕边听泉这一段,把泉声的美妙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

四、学习一、三小节。课文第二、四小节写了鼎湖山的泉声。
1、课文的第一、第三节讲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读第一节:这一节交代了什么?下了几天小雨与听泉有什么关系呢?
3、读第三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这里的景物与泉水有关吗?

五、学习最后一节,总结全文
    鼎湖山的泉水不仅泉声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使人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泉水,所以作者感到这泉水仿佛汩汩地流进了作者的心田,也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六、布置作业
1、继续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小节。
2、阅读自读课本上第九课《黄果树瀑布》,通过朗读,你也来体会黄果树瀑布的美。

板书设计:

听泉声  ——看泉水  ——寻泉影  ——枕泉眠  ——悟泉音

(引人入胜)(可爱活泼)(幽深神秘)(如醉如痴)(感悟人生)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047.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