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我一双翅膀 自由自在的飞翔_给我一双翅膀,我就飞翔──《雨的诉说》课堂活动实录

九年级语文教案 2016-06-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语文教案】

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参与了才会有兴趣。“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才能让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如果把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学生看作是一群探险者的话,那么教师就是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他不能代替学生去探险,却可以为其指引方向,提供方法工具。
  如何引导,又怎样做到有的放矢?作为教师,应该有开明的思想,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有时是知识的传递者,真理的代言人,有时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还可以是长辈、导师、兄长。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拔,评价,使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从都有事做,各人都根据自身能力做事,能写就写,会读就读,让他们能写会道;能画的就画,会唱的就唱,让他们能歌善画。这些都是有特长的学生,没有特长的学生,就让他们搜集资料,展开调查,不忽视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都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锻炼。
  这次活动让我真正感受到: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教师千万不可小视学生的能力,只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某方面的能力会得到超速发展。这是我新接手一个班级,我原本以为,这是一群沉默的、没有活力及多大潜力的初三学生,是这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臆断,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主持人那优美动听的声音,文采盎然的开场白、串词让我佩服;同学们密切的配合,勇跃的发言让活动高潮迭起;一些女同学悠扬婉转的歌唱,更在我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还有一位同学的现场绘画更是让我大饱眼福。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就给予了我这种属于教师职业的快乐。
  给我一双翅膀,我就飞翔!
  给我一个梦想,我就远航!
  给我一个机会,我就用激情去畅想!
  教师,放开你的双手,让学生张开翅膀,在你营造的语文世界里自由飞翔!
【课堂活动实录】
  主持人:李春乔、苏晓霞
  主持人李:敬爱的老师
  主持人苏:亲爱的同学
  李苏:大家早上好!
  李:光阴似箭,我们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初三的岁月。
  苏:岁月如梭,我们满怀希望的心踏进了初三的学堂。
  李:伴着窗外绵绵细雨,聆听窗外柔柔雨声,让我们一起走进雨的世界。
  苏:让我们一起拥抱“雨”这位美丽的天使。
  李苏:“雨的诉说”语文活动正式开始。
  李:首先让我们一起合唱歌曲《踩雨》,去温习我们雨中的童年。
踩雨
             雨敲小路沙里格沙
             雨弦弹响了金琵琶
             我赤着脚丫叭里格叭
             童心追赶着雨花花
             踩雨呀踩雨呀踩雨呀
             踩雨呀踩雨呀踩雨呀
             踩呀踩呀踩着了一页夏天的童话
             踩着了一页夏天的童话
             雨敲小路沙里格沙
             绿色小帽珍珠儿挂
             我赤着脚丫叭里格叭
             亲昵的雨点儿我要捉住它
             踩雨呀踩雨呀踩雨呀1234
             踩雨呀踩雨呀踩雨呀
             闯呀闯呀闯进了一幅夏天的图画
             闯进了一幅夏天的图画
             闯进了一幅夏天的图画
  苏:本次活动在李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我们一起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我们就在三尺讲台上进行交流、汇报。
  李:竖起我们的耳朵。
  苏:把我们的耳朵叫醒。
  李苏:让我们“倾听雨的足音”
  教师播放录制的雨声。
  听毕,师问:同学们来说一说雨声唤起你怎样的心绪和感受。
  生:温柔、细腻,像一位小姑娘在喃喃细语。
  生: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打着一把伞,走在雨中,肯定很悠闲自在。
  生:这些雨好像在说悄悄话。
  师:说的真好呀!
  一生播放他所录制的雨声。
  听毕,师问:我们这名同学录制的雨声和刚才我们所听到的雨声有没有不同呢?
  生:我觉得是一位小男子汉了,掷地有声。
  师:掷地有声,多恰当啊!
  生:老师录制的雨是绵绵细雨,同学录制的雨是倾盆大雨,因为老师是温柔的女性,这位同学是男生,是个小男子汉了,他们的心境是不一样的,所喜欢的雨也是不一样的。
  师:分析的真透彻,说到我们心坎上了。
  李:雨不但浇灌了禾苗,洗涤了灰尘,也湿润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
  苏: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人墨客的华丽篇章,感受雨的诗意。
  李:希望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将你采集的诗文朗诵出来。
  生:我朗诵的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的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生:我朗诵的是杨万里的《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生:我朗诵的是韦庄的《暴雨》“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水湖平。”
  生:请听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欲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生:我给大家介绍一首现代诗《雨景》“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雷雨/但将西时的天我最爱了/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生:我给大家读一读邓荣坤的《秋雨》“灰蒙蒙的天空,飘洒着细柔柔的雨,叩醒了九月季节里那株寒意,于是寒蝉不再哭泣……”
  生:我给大家朗诵刘湛秋《雨天的秋》“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显示黑油油的田野。雨落在水库里,像滴进晶莹的玉盘,溅起了粒粒珍珠……”
  苏:……听了同学们深情的朗诵,我们仿佛感觉到雨这位美丽的天使就在眼前,下面请李老师对这轮的朗诵比赛进行点评。
  师:在这轮朗诵中,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了雨的作品,带我们领略了古诗的韵味,现代诗的柔美,组成了一首雨天的歌谣,在朗诵中,我认为刘金蓉同学和王波同学表现尤佳,他们声音宏亮,感情投入,字正腔圆,值得大家学习。但也有几位同学朗诵只限于照本读书,没有表演的意识,读来也不够流畅,准确,还需要加强训练。1234
  李:谢谢老师。
  苏:接下来我们就轻松一下,有请曹芝琳同学为我们演唱雨的歌曲《三月的小雨》。
  曹芝琳同学上台,深情演唱《三月里的小雨》,同学们致以热烈的掌声。
  李:曹芝琳同学动听的歌喉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接下来我们请周梦洋同学展示他所搜集的图片《雨巷》。
  周梦洋上台展示图片,并朗读这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秋怨的姑娘”
  苏: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实际生活中,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灌溉庄稼,又能冲毁桥梁,给人类带来灾难。
  下面我们就自由说说雨的功过。
  生:雨有时候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在1949年4月的时候,在秘鲁利马,那个干旱的地方,却下了整整1个小时的雨,使许多房屋的房顶都坍塌了,墙上的灰粉冲掉,屋子里成了“游泳池”。
  生:1998年,我国发生大面积洪涝灾害,发生在我省嘉鱼县牌洲湾,大雨冲垮了河堤,淹没了房屋,致使许多人有家不能回,财产损失,许多人民战士为挽救百姓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生:在今年9月份,我国山东、福建等地又再次遭受大雨袭击,许多街道淹没在大雨之中,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变。
  李:下面请老师播放有关我国遭受大雨袭击的有关新闻。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新闻。
  苏:自然界中的雨形态万千,你知道哪些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呢?
  生:我向大家介绍雨的一种奇特现象:梅雨也叫黄梅雨,春末夏初梅子成熟季节发生,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地方连续降雨,天气阴郁,空气潮湿。
  生:我向大家介绍酸雨现象:酸雨是指 ph 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霜、露。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下酸雨,树叶会受到严重侵蚀,树木的生存受到严重危害,并且地面也会酸化,从而引起农业减产。我国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酸雨的多发地区。
  李:看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干旱少雨的时候,她是人们热切企盼的天使,在淫雨霏霏的时候,她又成了造成洪涝灾害的罪魁祸首,希望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能够利用科技手段使雨扬善避恶。
  苏:接下来有请江梦晓同学为我们演唱《小雨沙沙》,并请张亚庆同学现场作画《雨中的原野》。
  江梦晓同学、张亚庆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
  李:看着淅淅沥沥的雨飘在发梢,映入眼帘,总有万般情态。
  苏:听着沙沙的雨声,印入耳膜,似在绵绵絮语。
  李:今天,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用自己的语言来抒写雨的篇章。
  苏:十五分钟书写训练开始,写一段雨的文字或写一首小诗。
  同学们迅速构思、动笔,十五分钟后:
  李:有请我们的才子──艾足同学朗读他的作品。
  艾足同学上台朗诵自己的作品──《雨之歌》:
          轻轻地,我来了!
          像三月飘下的天使,
          ──迈着柔和的步履
          悄无声息的,倾刻间──
          溢满整个大地。
          等待着的世间万物,在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中,
          微笑着扬起头,1234
          持到了久违的天空。
          像树仙洒下的松针,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从高高的天空落下,
          飘落在,这个繁华的世界,
          溶入土中,
          默默的消失而不悔,
          它让小草,在泥土中,
          不畏艰辛,重返光明。
          它让花儿在阳光普照下
          争花斗艳
          在地下暗河中,
          雨说,春天来了。
  苏:今天,同学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了自我风采,让我们的老师见识了各位的文学艺术才华,下面就请李老师为我们本次语文学习活动作评价总结。
  师:这次活动在筹备组的精心策化下,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开展的非常成功,主持人那优美动听的声音,文采盎然的开场白、串词,让我佩服,同学们密切的配合,勇跃的发言让活动高潮迭起。一些女同学悠扬婉转的歌唱,在我心中激起了阵阵涟猗。还有两位同学的绘画更是让我大饱眼福。在这次活动中,真正让我见识了各位同学正如“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风采。
  教师下发具体的活动评价细则表:
  1、量化评分:(互评)
   ⑴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10%)
   ⑵ 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20%)
   ⑶ 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20%)
   ⑷ 活动中的口语表达能力(30%)
   ⑸ 作文水平(20%)
  2、他人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组内互评)
    让小组给每一个成员写一段评语,自己也写一段个人评语,放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里。
  李: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苏: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李:让我们在《雨中即景》的歌声中结束本次学习活动。
“哗啦啦下雨啦,看见人们都在跑……”
  苏:同学们,再见!
  李:再见!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yuwenjiaoan/42046.html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课文已经学完了,该如何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有的放矢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2.了解小说的来龙去脉,弄清人物活动的大舞台。3.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4.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二...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2021中考必背文言文|2021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练习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吏已往,乃命酒独酌。庖人报黍肉...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设计

    一、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2 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 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二、复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三、复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复习,记忆相关内容,在疑问处作记号。(二)学...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生疑;“疑”会为我们的阅读带来愉快。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写了人性,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情,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良苦的用心,然而每一篇的中心都没有直接表露,所以每一篇都可能让读者产生疑问,不同的读者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每一...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敬业与乐业》板书设计]《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能力目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教育目标: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重点难点: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策略方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论语十二章诵读欣赏_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并能背诵诗歌。课堂学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初读1.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诗歌。出示要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疑问。2.组织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朗读,交流大意,记下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3、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诗两首教学设计

    1、诗两首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诗两首》之一的《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诗中的“鸟”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是悲壮的时代氛围和“悲哀的诗人”(艾青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个性的深情流露。诗人借助鸟的形...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桃花源记12段】12桃花源记

    12 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2....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与朱元思书》乐乐课堂_初三上册《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有一条江流由...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 九上语文《故乡》_《故乡》人教九上18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题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故乡的 变 说明了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交代背景 ) 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

    发布于:2016-08-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