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圆、扇形、弓形的面积(三)

九年级数学教案 2016-02-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

3、通过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s△与s扇形关系的探讨,进一步研究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

教学难点:

正确分解简单的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上节课学习了弓形面积的计算,并且从中获得了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可转化为规则图形的和与差来解决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20圆、扇形、弓形的面积(三)”,巩固化简单组合图形为规则图形和与差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弓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获得了通过分解简单组合图形,计算其面积的方法.但要正确分解图形,还需一定题量的练习,所以本堂课为学生提供练习题让学生们互相切磋、探讨.通过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的复习进一步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随着正多边形边数增加,周长越来越趋向于圆的周长,面积越来越趋向于圆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会极限的思想,了解s△与s扇形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

 (复习提问):1.圆面积公式是什么?2.扇形面积公式是什么?如何选择公式?3.当弓形的弧是半圆时,其面积等于什么?4.当弓形的弧是劣弧时,其面积怎样求?5.当弓形的弧是优弧时,其面积怎样求?(以上各题均安排中下生回答.)

(幻灯显示题目):如图7-168,已知⊙o上任意一点c为圆心,以r

从题目中可知⊙o的半径为r,“以⊙o上任意一点c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弧与⊙o相交于a、b.”为我们提供的数学信息是什么?(安排中上生回答:a、b到o、c的距离相等,都等于oc等于r.)

转化为弓形面积求呢?若能,辅助线应怎样引?(安排中等生回答:能,连结ab.)

大家观察图形不难发现我们所求图形实质是两个弓形的组合,即

倍?(安排中下生回答:因已知oa=oc=ac所以△oac是等边三角

同学们讨论研究一下,s△aob又该如何求呢?(安排中上等生回答:求s△aob,需知ab的长和高的长,所以设oc与ab交点为d.∵∠aoc=60°,oa=r∴解rt△aod就能求出ab与高od.)连结oc交ab于d怎么就知od⊥ab?(安排中等生回答:根据垂径定理∵c是ab中点.)

同学们互相研究看,此题还有什么方法?

下面给出另外两种方法,供参考:

幻灯展示题目: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求所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形,思考如何分解这个组合图形.同学间互相讨论、研究、交流看法:

现将学生可能提出的几种方案列出,供参考:

方案1.s阴=s正方形-4s空白.观察图形不难看出sⅱ+sⅳ=s正方形-

方案2.观察图形,由于正方形abcd∴∠aob=90°,由正方形的轴对称性可知阴影部分被分成八部分.观察发现半圆aob的面积-△

即可.即s阴=4s瓣而s瓣=s半⊙-s△aob∴s阴=4.(s半⊙-s△aob)=2s⊙-4s△aob=2s⊙-s正方形.

方案4.观察扇形eao,一瓣等于2个弓形,一个s弓形=s扇oa-

方案5.观察rt△abc部分.用半圆boc与半圆aob去盖rt△abc,发现这两个半圆的和比rt△abc大,大出一个花瓣和两个弓形,而这两个弓形的和就又是一个瓣.因此有2个s瓣=2个s半圆-srt△abc=

方案6.用四个半圆盖正方形,发现其和比正方形大,大的部分恰是s即:12

在学生们充分讨论交流之后,要求学生仔细回味展示出来的不同解法.尤其要琢磨这些解法是怎样观察、思考的.

幻灯展示练习题:1.如图7-176,已知正△abc的半径为r,则它的外接圆周长是____;内切圆周长是____;它的外接圆面积是____;

2.如图7-177,已知正方形abcd的半径r,则它的外接圆周长是____;内切圆周长是____;它的外接圆面积是____;它的内切圆面积

3.如图7-178,已知正六边形abcdef的半径r,则它的外接圆的周长是____;内切圆周长是____;它的外接圆

将上面三片复合到一起.如图7-179,让学生观察,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安排中等学生回答: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周长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面积越来越接近圆的面积.)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代人用增加正多边形边数的方法研究圆周率π,研究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的计算.

大家再观察,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边长越来越接近于弧,再看正多边形的边心距越来越接近于圆的半径,所以以边长为底,边心距

三、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归纳所学知识内容:1.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2.复习了正多边形的计算以及以此为例,复习了圆周长、弧长、圆面积、扇形面积、弓形面积的计算.进一步理解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定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85.练习1、2、3;p.187中8、11.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shuxuejiaoan/38305.html

  • [大班数学教案位置关系]数学教案-两圆的位置关系

    课 题: 两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的:掌握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方法;;教学重点:两圆的五种位置的判定.教学难点 :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请说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这种位置关系的,⑴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⑵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模板小学_数学教案- 函数(二)

    课题 函数(二)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圆柱体】数学教案-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有关概念,因为它们是研究圆的基础;②五种常见的点的轨迹,一是对几何图形的深刻理解,二为今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学习作重要的准备 难点:① 圆的集合定义,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内容本身属于难点;...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切线长定理|切线长定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正方形_数学教案-正弦和余弦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 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小班三项大小比较数学教案_数学教案-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用公式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二次三项式的意义;知道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会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实数范围内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3.通过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推导,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推导,进...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数学教案-两圆的公切线

    第一课时 两圆的公切线(一) 教学目标 : (1)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掌握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 (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两圆外公切线长的求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两圆相切长等有关概念,两圆外公切线的求法. 教学难点 : 两圆外公切线和两圆外公切线长学生...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认识三角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小节主要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初三数学教案二次函数】数学教案-二次函数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大纲要求〗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3. 会平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a(ax+m)2+k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 [大班数学教案平面位置对应]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教材分析: ⑴知识结构: 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需要一种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 在数学上,可以类比数轴,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完成了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也把数与形统一了起来 ⑵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能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

    发布于:2016-03-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