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_第二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稀浓和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二.重、难、疑点和解决办法   1.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2)分析溶液“浓”和“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难点: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难点:用什么办法判断一瓶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4.解决办法:(1)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三.教学过程[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出分类。[板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至试管中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总结板书]: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3、7-4。[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边观察实验边思考问题,分析讨论并总结实验。[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板书]: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改变温度  加水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  蒸发水分  加入溶剂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讲解]:如果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12[板书]: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副板书]: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钾: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正误: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的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总结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4,并提问: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五.布置作业   1.教材p134第2题   2.选择题    (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a.a/b    b.<a/b    c.a/(a+b)    d.(a+b)/a    (3)将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494.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