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视频]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 气体的探究》课堂教学实录                                         黄亲民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枝能 ⑴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⑵能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 ⑶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份有何异同。 2、  过程与方法 ⑴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⑵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教学用具:烧杯、集气瓶、水槽、玻璃片、玻璃管、胶头滴管、澄清的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了探究。至此我们已初步了解了科学究的过程。具体地讲,科学探究指的是:为了认识某种现象或探究一个问题,首先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测,然后设计实验,以证实或否定猜测;在实验中,要细心观察和记录现象,然后通过分析和概括、推理和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在生物知识里了解了我们离不开周围的空气,你们猜想人体吸入和呼出的空气气体成分一样吗 注: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切题,隐含化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生:不一样,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我猜想呼出气体中可能还有别的物质! 师: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信息参考请看投影。(供学生讨论时参考) ⑴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⑵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⑶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师:你们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气来研究?准备如何收集呢? 生:(演示)将烧杯上盖一块玻璃片即可! 师:有这样的烧杯吗? 生:(笑)这是集气瓶。 师:那如何将集气瓶里的空气“赶”走呢?(学生讨论) 生:(演示)先把集气瓶里装满水,后将水倒掉,再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带回实验室。 师:很好。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将空气移到实验室来研究? 生:用方便袋。 师:很好。你能不能演示一下?(生演示) 师:好。大家分析一下,她的操作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 生:收集空气是对的,但不能这样“倒”进集气瓶。 师:你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呢? 生1:袋子里的空气不一定全部进入集气瓶。 生2:集气瓶里原有的空气还在里面。 师:如何操作才能克服这一问题?(学生讨论) 注:两次学生的讨论及时,使学习气氛达到了一次高潮,同时分组讨论又提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学生逐渐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借鉴,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生3和生4:(边讲边演示)集气瓶里装满水,放在水槽中,用玻璃管将袋子里的空气引出来,捏住袋子,使气体进入集气瓶,将水排除,后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 123师:(各小组示意收集好)你们认为收集时要注意什么操作? 生1:开始集气瓶的水要装满。 生2:吹气时集气瓶要拿稳。 生3:取出集气瓶之前要盖好玻璃片,取出之后要将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 生4: 水槽里的水要多点。 师:非常好,以上同学们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取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我们今天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异同,就用这种方法来收集呼出的气体,下面分组按步骤2进行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注:教师的及时评价,鼓舞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们跃跃欲试。此时,教师明确地提出了探究的目的和任务,合乎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的情景之中。 生1:呼出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后不那么透明了! 生2:两瓶的透明度不同。 生3:好象有“烟雾”在下沉。 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生2: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生3:只能说空气中含二氧化碳少,因为我们呼出的气体散失在空气里。 师:正确,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确比空气中的多。 注:学生利用观看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一处不同。 生4: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 生5:我们这组的现象不明显,可能变质的石灰水会影响观察。 生6: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师:你如何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生6:瓶中有“雾气”下沉,而瓶中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 师:你观察相当仔细,但“雾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以后再探究。下面按步骤3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 注:这个同学虽然回答的有错误,但应该给予鼓励,老师的回答准确,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应予提倡。 生1:小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里能燃烧,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不能燃烧。 生2: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里也能燃烧,不过燃烧时间短。 注:该生观察的细致,教师应及时肯定。 生3:伸入两个瓶中的木条过一会儿都熄灭了。 师: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在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一些。 生2:在空气中氧气多一些。 生3: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生4: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氧气少。 师:同学们回答得相当好,但要注意二氧化碳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你可以说“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 生5:还可以说明木条等物质燃烧要有氧气。 师:你们的结论太妙了!吸入的气体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师:下面按步骤4操作,注意观察有何现象!(巡回指导) 注:学生再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一处不同。 生1:我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 生2:我也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但同时感到气流吹到手上是热的。 师:还有没有什么现象? 生3:哇!我还看到玻璃片上水蒸气过一会儿没有了! 师:就要像她那样仔细观察!由此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1:呼出气体热量高。 生2:呼出气体含有水蒸气,而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 生3:玻璃片本身温度比呼出气体的温度低。 生4:水分会在玻璃片上蒸发。 师: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你们能否说一说,我们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到底有何不同呢? 生1: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 123生2: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生3:呼出气体的热量高。 生4:呼出的气体所含水分比空气中要多。 生:…… (板书上述4个区别) 注:由学生归纳出结论,使课堂气氛再度活跃,学习情绪再次达成高潮,教与学的目的达成。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今天的实验探究活动有什么收获,可以畅所欲言。 生1:我知道实验探究要仔细观察,多思考,才能发现问题。 生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生3:做完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好多好多,必须动脑子! 生4:我学会了探究的一般方法,就是发现问题后要大胆猜想,然后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针对问题我们要敢于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探究活动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形式,才是一个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你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写报告,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形式。 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 姓名____合作者_____ 班级____日期______   探究活动名称: 探究活动目的: 用口(仪器、药品等):

探究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结论:   问题和建议:   总评: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解决“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探究”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先从如何“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方法上入手,由学生提出方案并用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得出“排水取气法”的操作要点,进而迁移到捕捉“呼出的气体”,并及时探究“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且真实的探究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又一次次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效益高。同时,老师的“助体”作用也得以较为充分的体现,他始终随着学生的思维起伏,在群体思维停滞处、在知识点的结合处给予语言点拨,但又不直接牵引,起到了“推动”的效力,这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了技能、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张扬了个性,真正体现了引导学生“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是一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好课。                                                                                                                                              XX.10.03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475.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