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的作用_三聚氰胺及其相关题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三聚氰胺及其相关题【问题的由来】XX年9月,中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全国各地有上千名婴幼儿因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出现了肾结石、肾衰竭等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病症,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要求对有问题的奶粉一律下架、召回、销毁。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包括三鹿、伊利、蒙牛和光明乳业等中国知名的乳业集团,也都在其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一经曝光,引起了国民对奶粉的恐慌。其实,在此前的XX年,美国就已经在一些宠物饲料中检查出了三聚氰胺,并查明这些污染的宠物饲料来自于中国。同年,我国深圳检验检疫局也检查出从台湾进口的鱼类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那么,三聚氰胺是什么?为什么不法分子要往奶粉或宠物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又叫2 ,4 ,6-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俗称“蜜胺”,组成为c3h6n6,结构简式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 (16℃)。常压下熔点354℃,快速加热可升华。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等,低毒。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7%,约是牛奶的151倍,一般奶粉的23倍,故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就能提高0.4%蛋白质,而每使测试蛋白质含量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且掺杂后不易被发现。因此,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化学,从化学走近社会,三聚氰胺作为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重要化工原料,让学生了解它的组成、结构、性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明辨是非、正确应用化学知识造福社会的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以三聚氰胺为载体,能够很好的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方面的知识。【问题】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没有气味和味道,常被一些不法商贩加入奶粉中以达到蛋白质的含量的要求。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小于14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氢的质量分数为33.3%,其余为氮元素。请回答:(1)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几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是                 。(3)现在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为“凯氏定氮法”,即通过测定氮元素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5-20%的,平均含氮量为2.88%。试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不法商贩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聚氰胺通常由尿素((nh2)2co)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解而成,同时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聚氰胺分子中有一个类似于苯环的对称结构,光谱分析显示,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环境类型的氮原子,三个碳原子、三个氢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的化学环境分别相同。123①请写出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1)中推断的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三聚氰胺属于芳香烃 b三聚氰胺分子中6个氮原子共平面c三聚氰胺是高聚物   d三聚氰胺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e三聚氰胺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6)三聚氰胺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合成树脂,下图是三聚氰胺与另一单体反应生成的树脂的片断,同时生成水。则另一种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合成树脂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请写出该高聚物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解析】(1)6个,理由:由题意得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9%,设n原子数为x,则有110×66.9%<14x<140×66.9%,x∈n,得x=6。(2)c3h6n6。根据氮原子数及其质量分数,可求得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分子中c、h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42,可推出分子式为c3h6n6。(3)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7%,是一般奶粉含氮量的二十多倍,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能够提高奶粉的含氮量。(4) 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5)①   ②bde(6)hcho、缩聚反应、 。从片断中,可推断出除三聚氰胺外,另一单体为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再结合“同时生成水”的信息提示,联想到酚醛缩聚反应,不难推断另一单体为甲醛hcho。【问题拓展】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除三聚氰胺外,还有单氰胺和二聚氰胺,最简式与三聚氰胺相同。二聚氰胺为棱形结晶性粉末,在冷水中溶解度为较小,易溶于热水,水溶液在80℃以上时慢慢分解产生氨。主要用于树脂、涂料、含氮复合肥等方面的生产。工业上先把石灰氮(cacn2)与水进行水解、脱钙,制取单氰胺(h2cn2),再由单氰胺合成二聚氰胺,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cacn2水解,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的主要成份为ca(hcn2)2,试写出水解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通入co2的目的是进一步脱钙得到单氰胺(h2cn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脱钙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2cn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且n=c=n不稳定,请写出h2cn2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③中工业上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④制取二聚氰胺晶体的实验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聚氰胺中的含氮量测定也采用“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先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将二聚氰胺转化成硫酸铵,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其转化成氨气,再通过测定氨气的量来间接求出含氮量,工业上精确测定氨的含量的方法比较复杂。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用量气法粗略测定二聚氰胺含氮量的简易装置,i中烧瓶中盛放的是二聚氰胺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ii中量气管中盛放的液体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a 饱和食盐水     b 浓硝酸      c 蒸馏水      d 汽油  ②反应结束后,读取数据时记录b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123③请另外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案来测定i中生成氨气的量,并说明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2cacn2 + 2h2o→ ca(hcn2)2 +ca(oh)2 (2)  ca(hcn2)2  +co2+ 2h2o= caco3↓+2h2cn2,h2n—c≡n。(3)采用水浴加热使为了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因为温度高于80℃时,二聚氰胺会分解。(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①分液漏斗。d,a、c溶解氨气、b与氨反应。②调节量气管c边使左右两边的液面一致。③此小问为开放性问题,只要方案合理即正确。如采用酸吸收氨气的方法,再根据质量变化来测定氨气的量。注意事项:一反应后需采用通入空气法将装置中的氨气全部排出被吸收,二是氨气被吸收前需干燥。也可先用酸吸收氨气,再用碱进行滴定,没得氨的含量(此即凯氏定氮法的后续操作)。【使用记录】该试题及拓展试题曾于XX年11月用作高二“有机物化学模块专题检测”试题,检测效果较好,试题新颖,起点高、落点低,注重能力考查,难度系数为0.64。答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第(6)小问高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上,单体(hcho)的分析推断也有一定困难,反映了学生不能将酚醛树脂的知识有效迁移过来。在回答拓展试题第(3)小问中“采取水浴加热的原因”时,不少学生漏答了“温度高于80℃时二聚氰胺会慢慢分解”,说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仍待提高。本试题为首次投稿,未从发表。【教育价值】 本试题以三聚氰胺为载体,试题设计以人们研究有机物的一般程序为主线,层层递进,考查内容覆盖了有机物组成、分类、结构、性质及高聚物等知识。试题借助于不完全数据,推导三聚氰胺的组成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书写由尿素制取三聚氰胺的方程式,考查了学生运用守恒思想进行合理推断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第(5)小问主要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信息推断有机物结构及根据官能团预测物质的性质的能力,其中b选项旨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d、e选项考查了对氨气性质的迁移应用能力。第(6)问题重点考查了观察能力。由于试题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呈现,因此,整个解题过程还贯穿着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问题拓展为实验题,与上述试题互为补充,以二聚氰胺的合成和检测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操作完成实验的能力,第(5)小问考查了学生实验方案评价和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能力考查全面,有一定的综合性,与新课程实验区高考试题相近。【参考文献】[1]宋小平,韩长日.《精细有机化工产品实用生产技术》(上)中国石油化工出版社:北京 XX.p389-391[2]朱克永.《食品检测技术》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XX p150-152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299.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