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_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XX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答案】d
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
【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例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
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
【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
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3.理解判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依据;组成中含碳元素的为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要注意像co、co2、caco3这些物质,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性质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但仍属于无机物。123456789101112131415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⑴单质_____________    ⑵酸_____________    ⑶碱_____________
⑷盐_____________      ⑸氧化物_____________    ⑹有机物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
【答案】⑴o2、cu;⑵h2so4、h2co3;⑶naoh、cu(oh)2;⑷na2co3、cuso4;⑸h2o、na2o;⑹ch4、c2h5oh
例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分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
例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名称 食醋 白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
主要成分 ch3cooh c2h5oh c12h22o11 ca(oh)2 na2co3
溶液ph 3 7 7 11 10
试回答:
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分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⑴①、④、⑤、②③;⑵④或⑤;⑶①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4.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6.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7.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变化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8.认识质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123456789101112131415
金属活动顺序表:
①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除k、ca、na)才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各物质微粒个数比;各物质间质量比。
[经典例题]
例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该题重点在于“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产品中”以上四种类型中一定将反应物中所有原子转入产品的只有化合反应,而其它反应类型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且不一定都是期望的产品,只有期一种产物为期望产品。
【答案】b
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a、b各取5g混合,使其反应,则c和d质量之和一定为10g。
b、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
c、如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如c和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且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各微粒的相对质量和计算数决定,故a、b不正确;在c答案中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而d答案中中和反应一定要酸和碱的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较多,如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就生成盐和水。
【答案】d
例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该题首先要从各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数据分析得z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为零,故是反应物,y和q质量均增加,故为生成物,但z消耗84g,而生成的y和q总质量为31g,所以由此推断,x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质量为53g,即有z反应后得到x、y、q三种物质。
【答案】a
第四节  溶液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
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
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23456789101112131415
[知识整理]
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
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 受温度影响 不受温度影响
 指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位g 无单位
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ph测纸。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
[经典例题]
例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加硝酸钾    b、加少量水    c、温度不变蒸发水    d、升温    e、降温
【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
序号 溶质 溶剂 溶质质量分数
a 不变 不变 不变
b 不变 变大 变小
c 等比例减少 等比例减少 不变
d 不变 不变 不变
e 减少 不变 变小
【答案】b、e
例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b物质的溶解度。
⑵t3℃时,将50ga物质溶于1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
t3℃时,a的溶解度为50g,而150g水中可溶解75ga物质;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⑴=;⑵不饱和;⑶降温结晶。
专题二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一节    单    质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出氮气、氢气、碳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
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123456789101112131415
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
[知识整理]
请按下表整理,与同学们交流

单质 性     质 用  途 制  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氮气 
   
氧气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氢气 
   实验室制法
碳    
金属
(共性)    
铁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经典例题]
1、铁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一位同学应用上述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和铁丝球应如何放置?
(2)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3)实验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你知道
时间较长的原因吗?
〖分析〗试管中的铁丝与试管中的氧气、水作用形成红综色的铁锈,由于试管内氧气减少,压强降低,导致试管内水面上升。
答案:(1)把细铁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把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
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
     (2)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
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同时能观察到铁丝生锈。
     (3)铁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为了保证空气中的氧气能完全
与铁丝反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
第二节 氧化物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
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二氧
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4、知道一氧化碳主要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5、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6、知道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除铁锈的方法和发生的反应。
7、知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8、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知识整理]
1、请按照下表要求填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氧化物 主要物理性质 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主要用途
水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2、写出下列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盐酸  ②稀硫酸  ③一氧化碳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          生石灰         熟石灰         碳酸钙
[经典例题]
1、“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3456789101112131415
(3)某同学对它作了一系列的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一: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干燥剂
问题二: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4)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问题是:                                   
〖分析〗此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生石灰的类别、用途以及在空气中变质后产生的
新物质
答案:(1)氧化物    (2)cao+h2o==ca(oh)2
(3)问题一:无发热感
     问题二:碳酸钙;取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钙。
 (4)变质后的固体物质中是不是全部是碳酸钙(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等)
第三节  常见的酸
[学习目标]
1、 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认
识酸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
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
性质。
[知识整理]
小结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并作交流
盐酸、硫酸相关知识
酸 物理性质(浓酸) 化学性质(稀酸) 相似的化学性质 重要用途
盐酸 

   
硫酸 

   
[经典例题]
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现有两瓶没有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请你设计出
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象不相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分析〗盐酸、硫酸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利用它们不同的性质多角度加以鉴别
答案: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 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少量试样,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稀盐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硫酸。
方案二 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少量试样,各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或其他可溶性钡盐)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等。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方案三 用两支试管取少量块状石灰石,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的试样。 能不断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反应很快停止的是稀硫酸
方案四 取两张白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不同试样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将其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干。 其中能使白纸炭化,出现黑色字迹,则蘸取的是稀硫酸,另一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方案五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适量试样,放在酒精灯上,(在通风橱里)加热浓缩。 其中变得黏稠的,则原溶液为稀硫酸,不变黏稠的为稀盐酸。(此时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缩液体,在白纸上写字,能产生黑色字迹的原溶液是稀硫酸)。123456789101112131415

第四节  常见的碱
[学习目标]
1、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
质及用途;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碱性
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3、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
[知识整理]
1、小结学习过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知识,并作交流。
名称 化学式、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重要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氨水    
2、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和性质,对下表内容进行研究和讨论
碱溶液的组成特点 

碱溶液的共同性质
 
碱有共性的原因 
[经典例题]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你的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在溶液中存在h2o、na+、oh-等粒子,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
你的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是h2o的作用吗? 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不变红色 说明不是水分子的作用
2、是na+的作用吗?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不变红色 说明不是钠离子的作用
3、是oh-的作用吗?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色 说明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根离子的作用
第五节  盐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知识整理]
小结学过的盐的知识,并作交流
1、按要求写出下列盐的化学式(各写3个)
①铵盐        、          、           ;②碳酸盐        、         、          ;
③硫酸盐         、       、         ;④盐酸盐        、        、          ;⑤硝酸盐        、         、         。123456789101112131415
2、按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盐和酸反应                                     ;
②盐和碱反应                                     ;
③盐和金属反应                                   。
[经典例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
去)。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
h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f、d的化学式 :a________ ;f___________ ;h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e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e +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b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分析〗h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又是由d与盐酸反应得到,所以h是nacl;e和盐酸反应得到nacl和气体b,可初步判断出e可能是碳酸钠,b可能是co2,从而推理出d是naoh,又已知a是一种建筑材料,分解出co2,可推出a可能是caco3,c是cao、
g是ca(oh)2,进而推出f是h2o
(1)a、caco3   f、h2o   h、 nacl  (2)① na2co3+2hcl 2nacl+h2o+co2↑
②na2co3+ca(oh)2 caco3↓+2naoh ③co2+ 2naoh na2co3+ h2o
第六节  有机物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2、知道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3、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状态的差异。
4、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5、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知识整理]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以及有机物和含碳化合物的关系

2、交流与讨论
①列举出几种食品中的有机物。
②葡萄糖、淀粉或纤维素的转化关系,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淀粉。
③油脂有哪些元素组成,油和脂肪常温下在状态上有何差异。
④蛋白质和氨基酸有何关系,蛋白质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⑤列举出几种维生素,交流讨论他们的作用与存在。
[经典例题]
1、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各种酶123456789101112131415
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汁也含有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cu2+、ba2+ 、
ag+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急生
命。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试根据上述所给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cuso4、agno3、ba(no3) 2、agcl 四种物质中,无毒的物质是             。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           的悬浊液(俗称钡餐),
而不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
使人中毒的         离子。
(3)若因误服bacl2而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较佳解毒措施的是      。
a.多饮糖水 b.饮用na2so4溶液c.饮用食盐水d.多饮用鲜牛奶
〖分析〗本题涉及的化学知识主要是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遇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会发生凝固变性。
cuso4、agno3、ba(no3) 2、agcl中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所以无毒。
(1) 钡餐是硫酸钡,而碳酸钡虽然不溶于水,却能溶于胃酸产生有毒的钡离子。
(3) na2so4是无毒盐,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而解毒,
牛奶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物质,饮用后能与重金属盐作用而解毒
答案:(1)agcl  (2)baso4   盐酸   ba2+    (3)b、d
专题三  化学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药品的存放以及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的仪器如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托盘天平、玻璃棒等;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与加热,仪器的洗涤,气体的验纯,仪器的连接与装配、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等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等。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题目立意: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量筒、滴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答案d)
例2.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说明如何改正。
 
(题目立意:考查倒入液体并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及过滤、蒸发等操作)
例3.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题目立意:考查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应选择精确度高,量取次数少的量筒。答案b)
第二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主要内容123456789101112131415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曲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5、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
6、练习和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所以这样操作的原理,同时要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方法指导]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好化学必须从做好实验,学好实验开始。
①记住下列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初中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酒精灯、烧瓶、胶头滴管、量筒、蒸发皿燃烧匙、漏斗、玻璃棒、药匙、镊子、水槽、托盘天平、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石棉网,坩埚钳。
根据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可按以下情况分类:
(1)可用于受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受热,烧杯须垫上石棉网间接受热。
(2)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3)用于取药和夹持的仪器:取固体粉末或小晶粒状药品用药匙;取块状固体用镊子;取小量液体或逐滴加入液体时用胶头滴管。用于夹持的有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坩埚钳。
(4)其他仪器:漏斗,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棒等。
②基本操作的内容:
(1)药品的取用:重点掌握固体粉末和块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和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注意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没有注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品要盖满试管底部,药品取用后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外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既不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3)物质的加热:能受热的仪器才可用于物质的加热。直接加热时,先使仪器均匀受热,给试管里的固体粉末加热时,药品应斜铺试管底部,若在加热过程中有水生成,则要注意加热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给试管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体积,试管的规格,试管的倾斜度试管夹夹持的位置,试管口的方向等问题。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4)在移取少量液体时,要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经典例题]
例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加热后有气泡产生      b、蜡受热熔化
c、海水蒸发析出食盐晶体    d、白糖加热变黑
分析:根据物质的外形,状态有无变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现象发生,是可以作为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参考,但最科学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本题的选项a和c从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质生成,a有气体放出,c有食盐产生,但它们都不是水发生了变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逸出和食盐析出而已。
选项b,蜡受热熔化,也只是状态变化,液态的蜡仍然是蜡,冷却后又成为固体蜡,本质未变,但选项d,白糖加热变黑,这种黑色物质已不是白糖,它既无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炭所以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15
例2、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分析:“性质”与“变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比如:“木材能燃烧”是指木材具有这种化学性质(可燃烧)。“木材在燃烧”是指木材正在发生一种化学变化(燃烧),因此“变化”是物质性质的表现而“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根据。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物质“可以”怎样或“能”怎样这都是物质所具有的性质,而不是正在发生的现象。选项a,由于酒精燃烧时,酒精发生了变化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同时发光发热,选项c,生石灰遇水时转变为熟石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成铁锈,铁锈与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项都是指化学性质,选项b,白糖可溶于水,属于溶解性,所以选项b属于物理性质。
例3、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分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码会污染砝码或引起锈蚀而导致称量不准确,应该用镊子拿取;滴加液体时若滴管触及容器壁,容易弄脏滴管,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故该题选d。
第三节  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
[学习目标]
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性质验证、实验现象、结论、操作规则的掌握。
[经典例题]
例1.如下图,在实验室制氢气和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由于锌粒中混入了少量大理石,使产生的氢气中混入了少量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盐酸的酸雾及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氢气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氢气中co2、hcl可用通过naoh溶液除去,少量水蒸气可通过浓h2so4干燥剂除去。为实现以上实验要求,请回答:
 
(1)在a~f各种装置中应选择的装置(填写符号代号)____。
(2)正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写符号数字代号)
从左到右:(   )接(   );(   )接(   );(   )接(    )。
(3)为什么在停止加热时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才停止?
(题目立意,考查制取氢气的正确实验装置的选择、除杂质的先后顺序、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顺序及其原因。答案(1)a、d、f、e(2)①接⑤;④接⑧;⑦接⑥(3)略。)
例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其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氨气能跟氧气起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在常温下氨气还能跟酸、cacl2和cuso4等物质起反应。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456789101112131415
问:
1.实验室制取(不包括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制取____(h2或o2或co2)的装置。其理由是____,收集氨气可用____法。
2.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用____做干燥剂。
3.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将氨气溶于水制成氨水,应选用下图装置中的____(填序号)。
 
 a      b       c
(题目立意: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题能力。答案为
1.o2   反应物为固体与固体,且反应需加热    向下排空气法
2.氢氧化钠或碱石灰等
3.
4.a
第四节   物质的鉴别、分离、提纯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常见气体:o2、h2、co2、co等和常见离子:h+、oh-、 、cl-、 等的鉴定方法.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加深理解和应用.
[学习目标]
例1.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na2co3②kcl③zn(no3)2④cuso4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出其余物质,则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根据特征颜色,再根据鉴别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中特征,正确分析.答案为b.)
例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和水蒸气,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利用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及其特性而除掉气体.答案n2)
例3.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提供的试剂是na2co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题目立意:考查常见物质溶解性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应用)
专题四   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2、a的质量分数=                   ×100%

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应写在该元素符号前面,不能写在右下角。
3、ab元素的质量比:
                   
                    = 

注: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4、a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ambn)的质量×a的质量分数
5、混合物中

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100%

或==                                     ×100% 123456789101112131415

【例1】XX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答案】(1)126    6∶1∶14    66.7%    (2)0.49%   目的是提高牛奶中含氮量,造成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高或合格的假象
    【解析】(1)c3h6n6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14×6==126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4×6)==6:1:14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66.7
    
(2)加入三聚氰胺后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1000g×0.36%+2g×66.7%≈4.9g

             ×100%≈0.49%
【规律小结】化学式的计算要看清元素符合右下角的数字,这些数字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一
1、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
(1)酚酞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XX•海南)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化工原料,有轻微毒性,计算:
(1) 三聚氰胺相对分子质量:
(2)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物质溶解性的量度,受外界温度影响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溶剂量要求 100g 无要求
溶液是否饱和 一定达到饱和 不一定
计算公式 溶解度=                ×100%
×100%

单位 克(g) 1
联系 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
(1)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会换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 123456789101112131415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
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         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
【答案】(1)10   90    (2)50
【解析】(1)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10%=10g,水的质量=100g-10g = 90g
(2)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20%x=100g×10%
                           x=50g
【规律小结】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稀释题的关键是利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变式训练二
1、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了预防疫情,防疫人员使用了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 kg,需要亚氯酸钠________kg。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和或相对分子质量和),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4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5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6简明写出答案。
2、常见的题型有: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1- 杂质的质量分数)
【例3】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连云港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验室里废弃的小苏打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取样品9.3 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1分)
84             58.5   44
x               y     4.4 g

==           x = 8.4 g 

==           y = 5.85 g 

(1)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 90.3%

(2)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 22.5%

答:略(或其他合理解法)。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已知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及反应的关键所在,从图中可知,当消耗掉25.1g稀盐酸时,反应恰好完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再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其它物质的质量。
【规律小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与技巧
1、守恒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元素的质量守恒或某种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和质量守恒,可以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应用“守恒法”时,要注意巧妙地选择两状态中总值不变的物理量建立等式,不纠缠中间过程。只考虑始终状态,实际上是整体思维在化学中的作用。
2、差量法
若题给条件不是某种始量或终量,而是过程前后始量与终量的差值,用“差量法”求解十分简便。‘‘差量法’’的关键是分析过程前后形成差值的原因,找出差值与已知量、未知量的关系。
变式训练三
1、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
(1)当加入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稀硫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297.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