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化学物质有哪些]《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活动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与溶液、金属、生活中的化合物等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取。

2.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形成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的概念,进一步建构燃烧、氧化、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反应知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巨大贡献。

2.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学生认识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分析]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教材。这些内容既为学生学习化学核心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丰富的素材。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知识,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具体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表: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内容分布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1、3、4课题,第六单元,第八单元,第九单元,十、十一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和“物质的分类”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教学策略分析]

本主题内容比较繁琐,在复习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现状,不能单纯讲解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等知识,而应强调从真实生活情景和自然现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复习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审视自然现象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在复习中应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环节重视营造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物质的性质、变化等知识。

本主题的复习不能单纯的靠讲解和练习,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如:进行简单的实验、比一比、议一议、收集资料、进行辨论等活动,进行有效复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将空气、水和溶液、金属、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等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等知识进行系统化、脉络化。

2. 活以往所积累的经历、理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身边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1234567

[课时安排]3课时。

初步设计:第一课时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复习;第二课时为涉及的一些探究实验复习;第三课时为身边的化学物质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及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1]

1.游戏:送它回家

准备:选择七个同学别上标签: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先由混合物、单质、化合物三位同学手持木板上场。

将写着:钠、氧化铜、氢气、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镁、碱式碳酸铜、水、矿泉水、金钢石、空气、硫酸亚铁、消石灰、氯气、碘酒、生石灰、盐酸等物质的纸条分发给四个小组的学生。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将各种物质的纸条贴上三位同学的木板上。看谁贴得又快又对。

扮演酸、碱、盐、氧化物的四位同学上场,请四小组的学生分别来为它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物质。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归纳物质分类的脉络图。

[设计意图]

物质的分类是学生比较头疼的,容易出错的一个题型,在复习过程中应利用集体的力量,通过讨论分析,理清各种物质的概念,再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一种生动活泼情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生动、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深入学习

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根据下列a-g图像特点,选择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                        

②属于纯净物的是:                      

③其中构成混合物的粒子最多的是:                       

④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是:                       

[设计意图]

通过上面的练习,学生对各种物质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楚。在此基础上,以图表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加深理解。

[活动2]

1.讨论填表:比较o2、co2、co三种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请写出来)

色态味

密度

溶解性

助燃性(氧化性)

可燃性

还原性

与水反应

o2

co2

co

[设计意图]1234567

列表比较是复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能把类似的物质、性质更清淅的呈现出来,在比较中更能牢固掌握知识,也可以在比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练习

如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时,o2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应先装满水,o2从            端通入。若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流入。

②洗气:除去氧气中混有的较多量的co2,装置内应盛放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2,装置内应盛放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设计意图]

复习完o2、co、co2的性质后,通过本题加深对它们性质的理解,并及时进行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复习中学会活学活用的方法。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题目的变化,如可以把氧气改成氢气、二氧化碳,洗气可以把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改成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将洗气改成除杂:如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等,注意题目的变化,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3] 捉迷藏

准备:一张预先用酚酞画好小猫的白纸,两瓶无色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实验:将一瓶无色溶液喷洒到白纸上,无色的白纸变成了红色,再喷洒上另一种无色溶液,又变成了无色。

问题:请同学们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个实验的奥秘?在实验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物质?

[设计意图]

通过魔术提高学生的兴趣,留下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由该实验顺利导入酸碱盐性质的复习。

为了使酸碱盐性质的知识更网络化,在复习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将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的关系串连起来,具体见下图所示: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当鼠标指向哪种物质时,有关它的性质就自动显示不同的颜色。充分体现知识的网络化。1234567

[活动4]

1.比一比,赛一赛

将学生分成4大组,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哪一小组既快又准确的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

[设计意图]

在复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学生对物质间的关系已经比较清楚,这时再安排这个习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碱;金属──氧化物──碱──盐;通过这个练习,也着重练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每一个化学方程式都代表了一种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因此,利用这个习题,顺便复习物质的化学性质也。而复习物质的化学性质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贯穿各种物质。这部分的知识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知识的扩展延伸,使各类物质的性质归类系统化。例如:在写到zn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时,就引导学生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能与氧气反应;能与酸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等等,提醒学生只有结合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又快又准确的写出化学方程式。在复习过程中时刻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的指导。

2.练习:

①请写出能用来制取硫酸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②判断下列化学反应能否进行,能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不能的说出理由。

 fe+znso4—      mg+hcl—

 naoh+k2so4—    caco3+hcl—

 cu(oh)2+h2so4—  kno3+nacl—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活动5]做做看,很简单!

根据下列实验的装置图回答:

⑴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⑶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该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气体由             (填导管代号)导入集气瓶。收集气体后,对硫化氢尾气要进行特别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现有如上所示几个装置,其中处理硫化氢尾气的效果最好的装置是:             (填序号)。

⑷写出⑶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234567

[设计意图]

重视基础实验,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而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实验,因此在复习中首先应把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只有对基本实验理解掌握透彻,才能融会贯通。

[活动6]动动脑筋

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简易实验装置图,该装置是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来进行的实验,燃烧匙中放的是红磷。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描述该实验的现象:                         。

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

⑶如何来收集反应后的矿泉水瓶中的剩余气体?

[设计意图]

教会学生灵活变通、活用知识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本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平时做实验不应该只是照“方”抓药,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对所做的实验,明确每个步骤的目的、要求和作用,还要考虑装置重新组装,仪器适当调换,让学生学会化学学习的方法。

[活动7]试试看!

小红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小花,喷上水后放入co2中,变成了红色,对这一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你将你的个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你对小花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

灵活运用教材,是学生须要掌握的一种学习化学的能力。本题设计的意图是要让学生知道同样一个题目、同样一个实验题换一下角度考虑就有了新意,这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科学探究的步骤: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等。

[活动8]考考你!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共同探究。

⑴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大家各抒己见。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      方法(填选项编号)立即确认。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⑵粗略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同学们依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小烧杯中加入1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步,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第三步,向10毫升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至一定刻度

第四步,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里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一直到溶液由红色刚刚变成无色为止。

第五步,记录实验数据

第六步,计算,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全中和1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需要hcl的质量为      g。

②本实验为什么要用批示剂酚酞?             ,

③第三步中间量筒注入盐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与b、b与c刻度之间均相差1毫升,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盐酸的体积是          毫升。1234567

④第五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⑶测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原理和方法还有多种,为此大家继续进行研究。有人提出用koh等碱类试剂代替上述naoh与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测定耗去盐酸的体积,通过计算确定盐酸中hcl的含量,这和上述实验属于同种方法。

你能够写出三种其他可行的方法吗?若能,请写在下面(用文字简述所依据的原理和要测定的数据,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它把酸碱盐的性质、计算、设计实验方案等有机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学生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即是实验,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第三课时)

[活动9]关心一下!

我国北方城市,XX年5月12日市区空气质量如“表一”,XX年12月7日市区空气质量如“表二”,当日夜里下了一场较大的“雨加雪”,XX年12月8日,市区空气质量如“表三”,表中数据是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含量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数值越大含量越高,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本题不考虑“臭氧”)

1. 查阅表一与表二的数据,分析造成空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

2.查阅表二与表三的数据,空气污染指数变化较大的污染指数是什么?解释变化的原因。

3.请你结合本地的空气污染情况,说说防治空气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设计意图]

结合书本上的调查与研究“关心空气质量”,来完成这题。把生活中重要的环境问题放在了学生的眼前,让大家都来关心环境问题。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化学物质,理解身边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234567

[活动10]帮帮忙!

张大爷家的饮用水是地下水,可是饮用水质量不好,非常浑浊,你能帮张大爷想想办法让他全家能喝上干净的水吗?

目前世界上四大危机之一是“水危机”,全球的淡水资源非常缺乏。我国已开始进行海水淡化的工程,请你谈谈海水综合利用的优点。

[设计意图]

同样是关心环境问题,不过这是个水源问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这是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大问题。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本题结合了水的净化、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海水的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帮帮张大爷、帮帮美丽的大自然。能过这题希望学生能形成共识,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认识到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活动11]想一想

今年夏天,上海的气温高达39.6℃,创60年最高记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很大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逐年增多引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 。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在地窖里的含量比较高,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地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把化学的探究实验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活动12]关注生活!

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产量的24%—40%。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1.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蒸馏水、植物油等物质,你可以适当选择其他的物品,请设计实验以证明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讨论〉

2.对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你有何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在实际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

3.调查你家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请你谈谈金属的回收情况和回收的价值。

[设计意图]

本题内涵丰富,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既包含了实验设计,又包含了调查研究、汇总探讨;既关注了教材知识,又关注了社会生活。在解答时尽量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废弃金属的回收利用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形成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7268.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