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 2016-0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九年级化学教案】

摘  要: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二氧化碳、学习目标、实录


正  文:
一、教 材 分 析
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有机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


二、学 生 分 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
2、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 过程与方法:
1、 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四、设 计 意 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 ,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五、 教 学 环 节
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循  环


六、教 学 实 录:
师:请同学们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它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生:CO2 。
师:你对CO2了解多少?
生:空气中有CO2,CO2能灭火,汽水中有CO2,光合作用需要CO2等等。
师:CO2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还有哪些你们不知道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二氧化碳。(如图演示)请回答有什么现象?
生(1):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生(2):还应该加上,蜡烛熄灭,低蜡烛先熄灭。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到位。(鼓励)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说明CO2不燃烧,并且CO2的密度大。
生(2):还应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师:好,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师:好,CO2的这个性质,请同学设想一下,能干什么用?
生:灭火,灭火器。
师:好,请看一下录像(灭火及灭火器)
师:谁注意到哪种灭火器好?
生:干冰灭火器。
师:请开动你的大脑,干冰是什么物质?还有什么用途?可以查书,交流。
生:干冰是固态的CO2,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师:好,回答很完整,说明认真对待了,接着思考,用它做制冷剂有什么好处?
生:它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没有残留物,清洁、无污染。
师:好,回答很准确,再想CO2的这些性质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学生讨论,教师循查,估计学生何时处理完)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进入菜窖前的灯火实验。
生:进入山洞时选择火把比手电筒好。
师:为什么?
生:选择火把能检验出CO2含量多少,防止人因缺氧而窒息。
师:请同学们猜测,将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用玻璃罩扣上,会有什么现象?(如图)
生:高的先熄灭。
生:低的先熄灭。
师:意见不统一,请注意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如图演示)
生:高蜡烛先熄灭,原因不知道。
生:CO2气体受热向上运动,故高蜡烛先熄灭。
师:好,高见,同学们同意吗?这一现象用来解释什么现象?
生:不知道。
师:森林大火可否用CO2灭火。
生:(恍然大悟)不行。
师:喝汽水与喝水比,除了好喝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打嗝。
师:对,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问题问我吗?
生:为什么喝进去的是水,而出来的是气?
生:这种气是什么?能证明吗?
生: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
生:汽水与一样吗?(问题表达不够科学)
师:这些问题问的好,咱们大家一起研究,逐一解决,谁有办法?
生:假设汽水的气体是CO2,把汽水瓶上安装一个导气管,通入石灰水中,看是否浑浊就可以证明。
师:好,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汽水与二氧化碳性质有什么关系?(班级顿时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寻找解决办法)。
师:(介绍石蕊试剂与酸变红。取石蕊试纸发给大家,学生桌上有准备好的汽水、烧杯、水、干燥的二氧化碳),你们可以利用这些物质自己研究二氧化碳与汽水的关系。( 循回指导五分钟后,停)
师:谁来说一下,你怎样证明的?
生:我们是先把石蕊试纸放入水中,发现颜色未变,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未发现变化,可是当把水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中振荡,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其中,发现石蕊试纸变红,我们又把石蕊试纸放水汽水中,发现石蕊试纸仍然变红,因此我们认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与汽水的成分一样,就可以证明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产物。
生:刚才老师介绍酸能使石蕊变红,既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石蕊变红,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酸,那么这种酸是什么呢?
师:好,鼓励,你的表现非常出色,能通过现象探究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本质。 CO2+H2O=H2CO3
师:通过探究不难知道,二氧化碳怎么制成汽水的。
师:那么喝汽水打嗝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还可以再想,夏天打开汽水瓶,和冬天打开汽水瓶现象一样吗?这其中的道理和打嗝一样吗?
生:一样,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师:好,根据刚才的讨论,有谁会制汽水吗?回家亲自做一下好吗?
师:我们对二氧化碳又加深了认识,还知道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可谁又想过,它为什么可以证明?
生:有现象,出现浑浊了。
师:它为什么可以有这个现象呢?这得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说起Ca(OH)2+CO2=CaCO3↓+H2O你们从中找出答案了吗?
生:啊!原来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形成的。
师:这一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你见过吗?
生:装过石灰水的玻璃瓶,放在空气中,内壁会变白。
生:石灰水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膜。
师:好,知道吗?砌墙用的是石灰浆,石灰浆在空气中凝固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坚硬、牢固,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师: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哪些用途?能分类谈谈吗?给二分钟时间。
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固体叫干冰;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师:好,总结得很到位,很全面,继续努力,今天就上到这。课后思考题是:“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你有什么改善措施吗?”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jiunianjihuaxuejiaoan/36951.html

  • 燃烧狂少第一节|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教学过程:复习:比较mg、c、s、p、...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_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过程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编写环境时报、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学习用...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酸和碱》知识点归纳

    《酸和碱》知识点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和利用_第五章金属与矿物(沪教)

    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重点难点:重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3 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4 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5 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 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启发—研究教学模式在《溶解度》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形式,它的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样一种有序发展的进程,不仅使化学学科知识得到系统完整的传授,也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笔者在启发—研究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在长...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教学设计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教案 本文作者:news 发表时间:XX-10-21 作者单位:school 联系方式:hdzhang1015@diyifanwen com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度过这珍贵的45分钟,我相信我们是最精彩的,最优秀的,相信吗?那么就通过这45分钟来展示我们的魅力吧!我为大家准备了三张图片请看...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课题1 空气命题落点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考查从混合气体中除取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2.对空气组成成分的考查。3.通过某地空气质量日报,考查该地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防治措施。4.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考查。课题2 氧气命题落点1 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矿物与冶炼_九年级《金属与矿物》期末复习提纲

    (铁)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 10。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⑵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

    发布于:2016-02-04

    详细阅读
  •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 3、通过对实验...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 2019年中考化学及答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优先反应原理的应用

    初中化学中学习了金属与盐的反应性质原理:(1)金属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2)盐必须可溶;还学习了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但在中考中,有很多此类题目超出了此范围,加大了难度。若利用高中的优先反应原理去解,则可简化解题。下面就“金属与盐的优先置换原理”与“酸与碱的优先中和原理”分别说...

    发布于:2016-02-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