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一、考点整合:
第1课  文化与社会
(一)文化是什么
1、理解文化的含义:(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即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和政治的。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文化是人们具有的一种文化素养;(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而人们游山玩水则属于文化活动。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例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⑦园林雕塑
a.①②③④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
例2:(06潍坊)XX年5月,莺都潍坊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宣传提纲指出,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
例3: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例4: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①文化已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3456
第2 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1) 潜移默化的影响;(2) 深远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判断:
1、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法选择的。
(二)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先进文化的作用)
1、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例1、长城是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例2、优秀文化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这主要表明(  )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例3、载人航天精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  )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例4.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
a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  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
例5、(06聊城)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二、巩固练习
1、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美国曾经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动画片并出口我国在全国热播。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123456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保护好本民族文化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2、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塞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    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幼 
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
3、与以前相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对别国进行文化侵略,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国家强调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相对的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5.之所以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开展红色旅游实践活动,是因为(  )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某些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c.文化场馆建得越多,人的文化素养就会越高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传承发展
6.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  )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7、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告诉我们(  )
a.要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b.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d.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23456
8.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9.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喜欢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的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10.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
a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1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表现在( )①人越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  ②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
13.“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  )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广告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西方节日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文化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潜移默化的
c.人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     d.人总能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15、今东方的园林讲究阴阳错落、曲径通幽、十步一景,西方园林讲究的是开阔、一览无余的、公共空间的厂场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123456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8期末南通四县联考)就业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走访、问卷等方法,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了解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不少人特别是大学生毕业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给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与前些年相比,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就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吃苦和敬业精神。
对此,有部分农民认为,现在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读书已经没有用了。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8分)
2、材料一,网络文化的兴起,这本来是一个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拓展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内容的极好工具,然而我们却在网络上发现了黑客,发现了迷信,发现了黄色网站,发现了色情文学;而一些人对此还趋之若骛,百看不厌。
材料二,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
请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 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因受网络色情、暴力诱发的犯罪占的比例
70% 70% 70%
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的比例 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向家长隐瞒上网情况的孩子占上网学生的比例
22% 14.8% 54%
材料三,美国《新闻周刊》对“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65名全球未来领袖进行了民意调查,征求他们对技术与年轻人的看法。下面是这次调查的部分情况:
①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正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因特网的占92%;认为是手机的占50%;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3%;认为是电子游戏的是0%。
②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电子游戏的占78%;认为是手机的占8%;认为是因特网的占3%;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6%。
(1)网络文化对人有何影响?
(2)就“网络技术与青年”这一主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根据。
(3)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请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三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
1①经济决定文化。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用人需求、农民的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等是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4分)
②部分农民的这种认识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极的。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只有不断“读书”,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读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不断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4分)
说明:学生能辩证分析的给4分。阐述理由其他说法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2(1)文化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分,网络文化也是如此。先进文化对社会、对人生有促进作用;而楼后、腐朽文化则会起阻碍作用。网络文化的兴起,其先进的内容能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出现了楼后和腐朽的文化,毒害着青年一代。因此,我们要用先进文化武装我们的头脑,占领思想文化阵地。123456
(2)课题一:网络与犯罪。根据: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课题二:网络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根据: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双重影响。
(3)①就国家来说,应加强对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经营行为,并依法打击违法经营和利用互联网从是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②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说,应加强对互联网营业场所的监督,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③从未成年人本人来看,则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鉴别能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497.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