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案2019_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2015-06-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政治教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

课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目的: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重点:联系的普遍性
难点:联系的客观性
教程:
【导入】引导学生学习前言:
唯物论回答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本质是物质。
唯物辩证法回答这个世界“怎么样”——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观点,按客观规律办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投影)
【导学检测】
 常考考点: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阅读教材第一段至第五段回答:联系的含义是什么?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①     、相互②     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六段至第十六段回答:联系的特征:(普遍性)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1)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③     是互相联系
(2) 任何事物都与④      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⑤     整体
阅读教材第十七段至第二十段回答:联系的特征还有哪些?(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⑥     联系、消灭联系,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⑦      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其体联系。⑧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具体联系中去把握事物, 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 要注意分析一事物向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分析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因果联系;分析事物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综合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分析归纳]: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之间 (外部联系)               相互影响
1. 联系是指╳                               的╳          的关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内部联系)      相互制约

例1:在桑基鱼塘中,“桑——蚕——鱼”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食物链内部,“桑——蚕——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又与外部阳光,空气,水分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23
例2:学校(政教总;班级之间)
例3:非典的流行,影响了交通运输,商业,旅游,教学,但有利于药材的生产和销售。
思考:哲学上讲的联系与我们生活中具体的联系是什么关系?(共性——个性)

2.联系的性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多样性,可变性

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联系的“四性”
⑴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表现:
① 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例1:社会生产的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细胞(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人的一生
例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
分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之间)
例:杀狼保鹿        鲶鱼效应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例:学校小卖部)
    例:非典流行的影响;“9.11”恐怖事件影响了整个世界;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整个东南亚,而且影响到中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等。
每一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横向联系;自身存在着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利用有利的联系,尽量避免不利的联系)
例:孟母三迁
例:人类社会: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同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也存在联系。

③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个世界)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是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具体的。(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正确)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正确)“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是错误的。
    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一切都无法理解。因此,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⑵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例:(风牛马不相及)
⑶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例1: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这种客观联系,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必然受到惩罚。
漫画:原始森林——狩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艺苑——沙漠公园
例2:“918”犯罪率最高(就要发)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例3:一个女大学生才华横溢,但难以找到工作,原因是她姓“裴”与“赔”同音,老板敬而远之。123
例4:(XX北京)“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个观点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不是说联系是不可改变的。
⑷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联系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这并没有改变联系的客观性,只是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例1:教师——学生    北京非典期间,通过网络教学。
例2:朋友之间的联系:走访——信件——电话,网络
例3: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京九铁路的建设,加强了北京与九龙的联系;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例4: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总结]:如果联系发生变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珠三角加强联系,中法文化年两国联系加强。

⑸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3、【常用原理】原理名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 法 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例1:三大产业的关系;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例2: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3: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XX.8.8--8.24在中国举行。加强了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请用哲学分析。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奥林匹克运动会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有了新的具体形式,各国关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各国的交流与发展。
[课堂练习](见活页上)
[归纳小结]:
综合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随笔]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zhengzhijiaoan/30490.html

  • 【8.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案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要求】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学习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3.1消费及其类型ppt|3.1消费及其类型

    3 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必修1政治新学案)

    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常见的、具体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价值规律的基本...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复习资料

    期中备考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 1 写出本单元主干知识体系 2 围绕主干知识背诵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消费类型生产:(1)原因 (2)经济制度 (3)企...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答案解析]教材解析:必修2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课程目标】§4 12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4 13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学习目标】1.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九课_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

    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本课分为2个框题1 税收及其种类2 依法...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2.能力目标(1)通过...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政治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教案: 第九课 9 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二、教学目...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税收极其种类教案|税收及其种类教案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 【公司的经营理念怎么写】公司的经营

    【导学案】政治学案: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

    发布于:2015-06-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