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本纪》原文|《秦始皇本纪》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
       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3.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4.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辨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整个华夏大地,使社会稳定下来。于是,赢政出现了,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终于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仅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检查预习,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井陉(xíng) 王贲(bēn)雨(yù)雪  眇眇(miǎo)  谥(shì)
朕(zhèn) 辟(bì)禁  黥(qíng)
3学生自主梳理课文
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   通假字
彗星见东方                   “见”通“现”
寡人以眇眇之身               “眇”通“渺”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填”通“镇”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   “拂”通“弼”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       “取”通“趋”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臧”通“藏”
闭中羡,下外羡门             “羡”通“埏”
虽万世世不轶毁               “轶”通“迭”  
(2)古今异义
昔者王帝地方千里
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古义:不超过                     今义:表示转折
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古义:在家                       今义:主持家务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1234567
古义:到了                       今义:另起一事
(3)   词类活用
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名词作动词,坑杀
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
名词作状语,向东                              
降越君,置会稽郡
使动用法,使……投降
一法度衡石丈尺
数词作动词,统一
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名词作动词,上前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意动用法,认为……是好的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使动用法,使……满
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名词作状语,当面;形容词作动词,加重
树草木以象山
名词作动词,栽树
(4)   特殊句式
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                         状语后置
非死云阳                                     省略句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何以相救?       宾语前置
尽闭工匠臧者                                 定语后置
(5)多义词
初:
初令男子书年                                 开始
初大人以臣无赖                               当初
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                         当初
将:
桓 攻赵平阳,杀赵将                          将军
使王贲将                                     做将军 1234567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               率领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将要
兵:
燕太子患秦兵至国                             军队
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战争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兵器
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                 军队
兵连祸结                                     战争
军:
东与燕和兵,军上谷                           驻扎
破荆军                                       军队
晋军汜南                                     驻扎
面:
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                     当面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                           脸
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背向 1234567
发: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派遣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动
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
发沛中小儿得百二十人                         征发
使:
韩非使秦                                     出使
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                       派遣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指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派遣

王翦将上地,下井陉                           攻占
始皇下其议                                   下交
率群下以造谤                                 在下位的人 1234567
下外羡门                                     放下
(6)重点实词虚词:
王之河南                                     到
秦用李斯谋,留非                             扣留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代理
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                         捕获
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命名
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示众
乃益发卒诣王翦军                             增加
王翦谢病老归                                 辞别
寡人以眇眇之身                               凭借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                       显扬,称颂
群臣皆以为便                                 有利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希望 1234567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用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因为
并阴山至辽东                                 沿着
吾闻殷周之王千岁                             统治
所置凡七庙                                   共
道古以非今,饰虚言以乱实                     来
以古非今者族                                 用
4课后作业:
整理学习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思考课后阅读与探讨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
翻译句子
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二.复读全文,分析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地历数秦始皇在前代打下的基础上,逐个吞并六国的经过。
第二部分,叙述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的言行和事件。一方面列举了诸如议帝号、改历法服饰、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焚书坑儒。另一方面又列举了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陵墓和死后的一些情况。
(板书:)
统一六国:南征北讨
统一天下后:定帝号
分郡县、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焚书坑儒
建陵墓
三.小组讨论,怎么看待秦始皇这个人?
提示:秦始皇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能够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统一度量衡和文字;强起王翦,重用王家父子等)
同时又骄奢淫逸,暴虐凶残。(坑杀在赵国时母家仇人,焚书坑儒等)
但在历史上,他成功的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集中制国家。同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为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作者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态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性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给人们展示了秦始皇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封建帝王的一生。秦始皇的杰出才能和卓越贡献却是不可抹杀的,同时,他的暴政和凶残也是其在历史上难以清洗的污点。 1234567
五.本文的艺术特色
1.      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以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余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2.      详略得当,简中有繁,概括和重笔相间。因为是人物传记,对能深刻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件进行详细的叙述。
六.课后作业
继续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学完《秦始皇本纪》后,试着写一篇读后感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791.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