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一等奖]《沁园春.长沙》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课题:《沁园春.长沙》
授课人:李法龙
教学目标:
1、品味赏析,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2、诵读,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
3、感受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树立远大理想。
教材分析:
1、重点:分析上阕,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2、难点: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讲授
1、抓住关键词,从顺序、视角等方面赏析上阕,突破重点。
2、指导反复诵读,体会词的意境,解决难点。
教具:多媒体
教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进程 方法及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题
1、回顾毛泽东及《沁园春.雪》

2、引出课题(板书)
3、题解:词、词牌、题目
4、出示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二、讲授新课
1、 简介写作背景(投影显示)
2、 读课文
3、 欣赏毛泽东手书、听配乐录音(多媒体显示)
4、 引导分层(多媒体显示)
5、 分析上阕
(1) 找关键词:立、看、问
(2) 分层:独立沉思
绘景抒情
怅问忧思
6、 分析第一层
(1) 生读
(2) 提问:交代了什么?
(3) (多媒体显示):时、地、人
(4) 想象画面
(5) (多媒体显示)3幅画面
7、 点赏析第二层
(1)(多媒体显示)
(2)读
(3)提问:写了哪些景物?
(4)分析:山、林(色彩)
想象画面
(多媒体显示)
(5)分析“江”“舸”“鹰”“鱼”
想象画面
(多媒体显示)
(6)概括写景特点:(板书)
动静相宜  远近结合  俯仰交错
(7)总结:(多媒体显示)绚烂秋景
(8)比较古人写景体会作者的感情:昂扬奋进
8、 分析第三层
(1)师读 
提问学生,齐背《沁园春.雪》上阕,调动情绪

提问1学生

1生读,教师补充
由1名好学生读

学生讨论概括

提问
讨论概括

讨论  回答

教师复述

一生读
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想象

比较讨论动词

引导学生讨论概括

引导学生讨论概括
提问3名学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进程 方法及学生活动
(2)分析
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争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远志向。
9、 简要分析下阕
(多媒体显示)
(1) 追忆往事
(2) 青春如火
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奋发有为
表明了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的凌云壮志和远大抱负
(3) 中流击水
当年在江中心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鼓励同伴们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大任
10、 小结(多媒体显示)
11、 指导再读
12、 再读欣赏(多媒体显示)
13、 齐读
三、练习(多媒体显示)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
2、 研究性学习:搜集毛泽东的资料 
讨论总结

引导讨论

概括总结

由1名学生总结
多名学生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提问

附板书:
                    《沁园春.长沙》12

          山------红            平      远
静  林------染     色彩                    
    江------碧                              豪迈奋进
          舸---- -争    
绘景  动  鹰------击     动作   仰
          鱼------翔            俯      近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785.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