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石头》ppt】《古希腊的石头》学案(2篇)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  初步认识记游类文化散文的一般特点,并能基本读懂记游类文化散文
2、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合作探究的精神
一、预习部分
         请搜集作者冯骥才的主要资料,并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温馨提示:掌握基本资料即可)
   
冯骥才,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多音字
龟裂(   )     苍劲(   )     
乌龟(   )     劲头(   )
形近字
葱lóng(   )       震hàn(   )       神chí( )万里       脉bó(  )
鸟lóng(   )       遗hàn(   )       张chí( )有度       广bó(  )
易错字
líng(   )听    tān(   )塌    洞kū(   )    隐bì( )  dǒu(   )然
bāi( )开      gōu(   )火    磨lì(   )   
本文是一篇记游类文化散文,请阅读全文,标注自然段段落号,并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游踪(每空限10字)
        
石头(每空限5字)
        
联想(每空限10字)
        
感悟(每空限20字)
        
最终的感慨:
 
或许你在读完文章之后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请完成下面的两步吧
①在文中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并用横线划出
②归纳整理文章内容方面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温馨提示:好的表述应该是完整、准确和流畅的你做到了吗?)
 
二、课堂学习        
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收获或者感悟吧  
三、课后作业
           西湖梦           余秋雨
西湖的文章实在做得太多了,做的人中又多历代高手,再做下去连自己也觉得愚蠢但是,虽经多次违避,最后笔头一抖,还是写下了这个俗不可耐的题目也许是这汪湖水沉浸着某种归结性的意义,我避不开它
  初识西湖,在一把劣质的折扇上那是一位到过杭州的长辈带到乡间来的折扇上印着一幅酉湖游览图,与现今常见的游览图不同,那上面清楚地画着各种景致,就像一个立体模型图中一一标明各种景致的幽雅名称,凌驾画幅的总标题是“人间天堂”乡间儿童很少有图画可看,于是日日通视,竟烂熟于心年长之后真到了西湖,如游故地,熟门熟路地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 12345678
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
  昔年曾见此湖图, 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 画工还欠费工夫
  可见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再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过于玄艳的造化,会产生了一种疏离,无法与它进行家常性的交往正如家常饮食不宜于排场,可让儿童偎依的奶妈不宜于盛妆,西湖排场太大,妆饰太精,难以叫人长久安驻大凡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人与美的关系,竟是如此之蹊跷
  西湖给人以疏离感,还有别的原因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为了摆脱这种感受,有一年夏天,我跳到湖水中游泳,独个儿游了长长一程,算是与它有了触肤之亲湖水并不凉快,湖底也不深,却软绒绒地不能蹬脚,提醒人们这里有千年的淤积上岸后一想,我是从宋代的一处胜迹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遗宅终止的,于是,刚刚抚弄过的水波就立即被历史所抽象,几乎有点不真实了
  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佛教胜迹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着繁密的脚印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跨身于湖滨安息,世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这就是真正中国化了的宗教深奥的理义可以幻化成一种热闹的游览方式,与感官玩乐溶成一体这是真正的达观和“无执”,同时也是真正的浮滑和随意极大的认真伴和着极大的不认真,最后都皈依于消耗性的感官天地中国的原始宗教始终没有像西方那样上升为完整严密的人为宗教,而后来的人为宗教也急速地散落于自然界,与自然宗教遥相呼应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是山水走向了宗教?抓或是宗教走向了山水?反正,一切都归之于非常实际、又非常含糊的感官自然
  西方宗教在教义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引出了宗教改革者和反对者们在理性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而中国宗教,不管从顺向还是逆向都激发不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精神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太少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过客过客衣衫破碎,脚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赶路,也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吧?但他如果真走到了西湖边上,定会被万干悠闲的游客看成是乞丐也许正是为此,鲁迅劝阻郁达夫把家搬到杭州: 12345678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他对西湖的口头评语乃是:“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然而,多数中国文人的人格结构中;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总有很大的向心力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
1、请找出本文的文化载体,载体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作者所持观点
文化载体:
载体的文化内涵:
作者所持的观点:
2、  请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或者让你感触最深的两句话,写下来,并对其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请注意多角度赏析,表述语言流畅)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标志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正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类(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三个类别)我国从1987年开始参加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申报活动,五千年历史积淀使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现在已拥有29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四位,名列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之后至今全世界已有690处文化与自然遗址被世界范围内地保护起来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遗址也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威胁,让我们每个人在领略自然和古人恩赐的仅有宝贵遗产的同时都自觉的担负起保护过去的职责吧
《古希腊的石头》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朗读全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2、品味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思想内涵。 
三、学习建议 
学习时要准确把握基本内容和作者对古代文物古迹的主要观点,理清思路,根括要点,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做好读书笔记。 
四、知识梳理 
1、正字音 
炯炯(jiǒng)有神    暧(ài)昧(mèi)    亢(kàng)奋 
坚不可摧(cuī )       葱茏(lǒng)        头颅(lú) 
五采缤(bīn)纷      神谕(yù)   呵(hē)护     坍(tān)塌 
废墟(xū)       磨砺(lì)      甬(yǒng)道        泯(mǐn)灭  12345678
2、多音字 
(bō) 剥夺    剥落    剥蚀    剥削 
(bāo) 剥花生    剥皮 
(guī )  龟趺    龟甲    龟鉴 
(jūn)  龟裂 
(qiū )  龟兹 
(cáng)藏躲    藏龙卧虎    藏匿    藏头露尾 
(zàng)宝藏    西藏    藏青    藏族 
3、解词义 
炯炯有神:目光明亮。 
暧昧:①(态度、用意)含糊,不明白;②(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气宇轩昂:气度、气概不平凡。 
4、辩词义 
因而    从而    进而 
因而:因果连词。 
从而:连词;强调根据上文的条件或者原因推出结果。 
进而:表递进,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前进、深入或者扩大。 
竟然    果然 
竟然:出乎意料之外。 
果然:在意料中。 
发现    发明 
发现:事物或规律本身早已存在。 
发明:事物或方法是新创造的。 
启示    启事 
启示:动词,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启事:名词,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贯穿    贯串 
贯穿:多指具体事物。 
贯串:多指抽象事物。 
5、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中国文坛之子——冯骥才 
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化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和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中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被誉为“民间文艺救生员”“民间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6、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12345678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的,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有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的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7、沉淀人生(冯骥才)
所有土地都可以为了一棵树的生长,就看你的根扎得有多深多长。 
生命就像蜡烛那样,在光芒和泪珠中慢慢耗掉。 
历史的标点全是问号。 
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 
如果你不会嫉妨,你就占有了人的一半以上的美德。 
我们的半径相等,才能画出一个共同而又完美的圆。 
人生最强劲的力量都是你的对手给的。对手多强,你就有多强。 
历史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类没有灭绝,全靠人生的存在。 
摆渡者反反复复选择彼岸,结果徘徊了一生。 
老人在一个夕阳抒他的银发照成金发的黄昏里,忽然悟到:全部人生,不过为了创造几件刻骨铭心的往事而已。 
风儿可以吹飞一张大纸,却无法吹跑一只弱小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是不顺从。 
金钱的骄傲,是它自以为可以买到一切;金钱的苦恼,是它无法买到一切。 
人类的悲剧是:一半得不到自由,一半得到了却不知做什么。 
书里夹着许多有生命的人,只要你打开书,他们全都能站起来。 
留住时间的方式,惟有把它变为珍贵的事物。 
痛苦是心灵一块无法化开的结石。 
人最深的叹息,是他无法挽回已然流逝的时光。
五、学习过程 
1、当作者看到驰名中外的古希腊石头遗迹时,他不由遐想万千,想到了很多很多。仔细阅读全文,看文中作者究竟想到了什么? 
    提示:作者由“古希腊的石头”想到人内容共有三层:古物的两种类;古代文明的联系、融合;由希腊人对待遗迹的方法和态度想到自己国家的正确的对待古文的的方式。 
2、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既发现“古希腊石头”身上的两种美,又看到了中外文化在这些古文物上的融合,更从希腊人对待古文物的态度和方法上,找到了我们足以借鉴的对待古文物的方式,那就是: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才是真正的保护文物。 
3、结构与情感示意图(1) 
结构与情感示意图(2) 
展厅残臂→残缺→ 
石碑雕像→          → 
迈锡尼遗址→废墟→ 
苏纽海神庙→           → 
六、同步检测 
1.下面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当然,“文革”美术除外,因为那个极度亢奋朝代的人们全都注射了一种病态的政治素质。(kàng)
b.这座三千多年前用巨石砌成的城堡,如今已是坍蹋的山野上的一片废墟。(tān)
c.如果细心察看,仍然可以从中清晰地找到古堡的布局,不同功能的房舍与纵横的甬道。(yǒng) 12345678
d.谢里曼说,在发掘出这些震惊世界的迈锡尼宝藏的当夜,他在这荒凉的遗址上点起篝火。(gū) 
2.下列同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世闻名    眉清目朗    神彩焕发    炯炯有神 
b.暧昧不明    隐隐约约    气宇轩昂    神驰万里 
c.令人神往    五采缤纷    战战兢兢    突发奇想 
d.天涯海角    浩无际涯    了无声息    悲痛欲绝 
3.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静静坐在山顶一块山石上,默默享受着这种奇异和美妙的感受,直到夕阳把整个石碑        得金红,仿佛一块烧透了的熔岩。 
(2)被时光的筛子         下来的只有这些破碎的房宇、残垣断壁、断碑,兀自竖立的石柱,东一个西一个的柱头或柱础。 
(3)爱琴王如今还在海底吗?他到底身在哪里?在远处那一片       着波光的“酒绿色的海心”吗? 
a.染    筛    闪 b.闪    筛    染 
c.筛    染    闪 d.染    闪    筛 
4.选出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    ) 
a.甚至叫我想起爱琴海的名字来源于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 
b.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 走来走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时代所物有的光芒照得发亮。 
c.如如果你留意,便会发现时间原来就停留在所有古老的事物上。比如那深幽的树洞,凹陷的老街,泛黄的旧书,磨光的椅子,手背上布满沟样的皱纹,还有晶莹而飘逸的银发——它们不是全都带着岁月和时间深情的美感吗? 
d.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
5.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希腊考古博物馆是举世闻名的。 
b.教室内静悄悄的,同学们正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c.他,天庭饱满,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平凡之辈。 
d.他把自己的家乡描述得真是太好的,读起来令人神往。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走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英雄时代所特有的比传说还神奇的光芒照得发亮。 
b.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带到永远。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 
c.我站在雅典卫城上,我发现对面远远的一座绿色的小山顶上,爽眼地竖立着一座白色的石碑。 
d.希腊人说他们最得意的三样东西就是:阳光、海水和石头。
作文精彩片段 
   12345678
01、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 
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 
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直面苦难》 
02、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03、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04、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05、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06、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07、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08、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09、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10、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12、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12345678
13、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 
1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15、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条泛着清丽的旋律的小溪都闪烁着美的光辉。不要空叹人世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来看待人世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那无处不在的美吧!    
16、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 
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17、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骋天下。  
18、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19、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702.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