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公民》诗歌赏析_《致青年公民》二案一稿教学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 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二、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分析《致青年公民》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作者和背景
        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献上了这首气势磅礴诗篇,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革命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祖国的山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原诗较长,选入教科书时作了删节,主要删除了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较多的内容。

      2、 让学生诵读
      3、 理解诗歌
      (1)
      第1节写了什么?(第1节点明了题旨,指出青年人的身份,不应该再称作“年轻人”,不仅因为“嬉游的童年”已经过去,更是因为已经成为“祖国的精壮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人,因而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祖国、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
      (2) 第2、3节写了什么?(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
      (3) 第4至6节写了什么?(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维空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
      (4)
      最后一节写了什么?(是全诗的结尾,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给祖国贡献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在激越的情感中渗透了人文关怀,便于读者接受。)
      4、小结: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代序》中这样高度评介郭小川的创作:“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
      这首诗,恰恰就是那晶莹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时代的光辉。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真理的光芒,使诗成为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因而受到青年读者广泛热烈的响应。可以说,化小我为大我,充满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这正是郭小川诗的灵魂所在。 123456

      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郭小川在《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一文中曾解释道:“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所谓‘楼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马雅可夫斯基的现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为我不善于使用中国语言。为了表现稍许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写的句子总是老长老长的(短句子总觉得不够劲),而如果把二十个字排成一行,那读者(尤其是朗诵者)一定会感到难念。”采用“楼梯式”排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当然,诗人当时正处于创作的爆发期,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存在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
      4、 作业:(1)《评价手册》
             (2)预习下课
《致青年公民》学案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嬉游(xī)  单纯(chún)  凄厉(qī)  澄清(dèng)

b、召唤(zhāo)鲜血(xuè)   给予(jǐ)  吝啬(lìn)

c、混浊(hún) 开辟(pì)    不驯(xùn) 号令(hào)

d、轰鸣(hōng)飞腾(téng)  跃动(yuè) 明澈(chè)

2、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4分)

a、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

b、公民们/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c、斗争/这就是/生命

d、祖国/需求/于你们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4分)

a、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b、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投入

c、你们心上的世界如蓝天那样明澈而单纯,

d、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

4、下面诗句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诗中第二部分是诗人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

b、作者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语句来激励年轻人曲完成前辈未完成的事业。

c、全诗的结尾,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给祖国贡献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

d、诗人只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5、下列各句中,关于文学常识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1955年至1956年,郭小川写了一组诗,题名叫《致青年公民》。

b、饱满的政治热情、旺盛的战斗意志和正直坦诚的抒写是他的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c、他的诗的巨大魅力,不仅在于内容上充满革命朝气,在于诗歌语言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还在于它那新颖和富于音律美的排列形式。

d、他自觉投入革命斗争,自觉充当时代的歌手,但有一些探索性作品如《白雪的赞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因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而一再受到批判。

拓展创新:

(一)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

    担不起沉重。”

    不,

    命运

    把你们的未来123456

早已安排定,

你们的任务

    将几倍地

    超过你们的年龄。  

前一代——

    你们的父辈

真正称得起

    开天辟地的    •

    先锋,

他们用

热汗和鲜血

    做出了    •

    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

而伟大到无边的

    事业

    却还远没有完成,

你们当然会

    加倍地英勇

    以竟全功。

呵呵,你们这一代

    将是怎样的

    光荣!

不驯的长江

    将因你们的奋斗

    绝对服从,

混浊的黄河

    将因你们的双手

    变得澄清,

北京的春天

    将因你们的号令  

停止了

    黄沙的飞腾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

    将因你们的劳动

  变得

    和江南一样

    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6分)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6分)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那个角度来写的?(6分)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6分)

5、开放题:作为年轻人,你从郭小川的诗中学到了什么?(6分)

(二)

断章(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诗中揭示了什么?(5分)

2、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5分)

 3、你怎样理解“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6分)
4.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 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123456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5、诗人写了哪两个场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5分)
6、两位海员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似之处吗?(5分)

7、这首诗右什么象征意义?(4分)
体验高考

1、高考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2、预测题:仿照例句的形式,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4分)
  例句: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1)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题:按照不同的要求,把下面两句话组成不同的句子。(3分)
  艺术家须有革命的世界观。
  艺术家须有精湛的技术。
  (1)表示两者缺一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世界观的重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婉转地强调技术的重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创新题:下把下面的短句改成长单句(可以删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②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③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④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致青年公民

积累运用

1、d(a、澄清chéng;b、召唤zhào;c、混沌hùn;)

2、d祖国/需求于/你们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多

3、c

4、 d诗人不仅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5、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作品

拓展创新:

(一)1、作者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语句来激励年轻人曲完成前辈未完成的事业。

2、从现实看,祖国还处在贫穷落后之中,改变山河旧貌需要青年人双手、热情、意志和艰苦奋斗。

3这一部分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维空间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

4、在这几节中,诗人不仅赋予“斗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赋予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即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解读,也能感受到诗人革命者的胸怀、哲人般的睿智和政治家的远见。 123456

5、略

(二)1、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2、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3、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心目中,“你”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想象中凸现出来.

4、a(“装饰品”与“人生悲哀”的说法与原诗的主题相悖)    

5、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场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象。
 6、诗人选取两位海员不同的心理,却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7、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富有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 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致青年公民说课稿
致青年公民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55年10月《人民文学》上。1955年,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诗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火一般的战斗激情,写了这首词,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完成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大自然、创造新生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原诗较长,选入教科书时作了删节,主要删除了与当时政治背景联系较多的内容。
第1节用称呼转变的方式,点明了题意。青年人的身份,不应该再称作“年轻人”,不仅因为“嬉游的童年”已经过去,更是因为已经成为“祖国的精壮的公民”,意味着青年人已不再是自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人,因而应该勇敢地担负起祖国、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第2、3节号召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表明了全诗的主旨。诗人先以假设句委婉地告诫青年人不要一味单纯、天真,接着一转提醒他们应该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面临许多困难、挫折。经过这样的铺垫,第3节很自然地将诗歌推向第一个抒情高潮。诗人充满深情地表现了时代的特征,“它的每一秒钟都过得极不平静,/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斗争,也充满了激情、新生,火热的时代正召唤青年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人生意蕴,“斗争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富有的人生”。

第4至6节,诗人从未来、历史、现实三个角度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主题。从未来看,时代的发展决定了青年人必须担负起重大的任务;从历史看,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还没有完成,青年人必须“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从现实看,祖国还处在贫穷落后之中,改变山河旧貌需要青年人双手、热情、意志和艰苦奋斗。虽然在半个世纪后看或许能指出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明显地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自然听从人类的命令而未能注意遵循自然规律等,但超越这些局限来解读,我们仍应肯定献身祖国建设、改变落后面貌的那种激情、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123456
最后一节从祖国和自我的角度提醒青年人明白:祖国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贡献给祖国的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就越光辉越广阔。在激越的情感中渗透着人文关怀,便于读者接受。
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代序》中这样高度评价郭小川的创作:“他的诗篇,他的歌,使我们看到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使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进的声音。”
这首诗,恰恰就是那晶莹透亮的露珠,折射着时代的光辉。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时代精神的光芒,使诗歌成为响亮的战鼓,时代的号角,因而受到青年读者广泛热烈的响应。可以说,化小我为大我,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这正是郭小川诗的灵魂所在。
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郭小川在《关于〈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一文中曾解释道:“我之所以采取这种所谓‘楼梯式’的排列方法,私心倒不是想搬马雅可夫斯基的现成格式,恐怕主要是因为我不善于使用中国语言。为了表现稍许充沛一些的感情,我写的句子总是老长老长的(短句子总觉得不够劲),而如果把20个字排成一行,那读者(尤其是朗诵者)一定会感到难念。”采用“楼梯式”排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当然,诗人当时正处于创作的爆发期,诗作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存在议论多于描绘,思想多于形象的缺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551.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