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桅船》]《双桅船》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双桅船

舒婷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诗歌阅读四步法逐步深入解读诗歌内涵,了解诗歌艺术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多元解读诗歌和迁移运用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悟舒婷诗歌的内在情感,学习辨析诗歌的意象,学会鉴赏诗歌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

该诗如何以生动的意象表达诗情诗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     教师提出同学们的写作困惑: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有诗味的诗歌?我们写诗歌时是否缺少了点什么?舒婷的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读诗第一步——知人论世

舒婷是谁? 

提示:一个长得并不美丽的女诗人,一个做过临时工的女人,一个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个从油印刊物走向中国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以朴素诗情感动当代中国的女子,一位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一棵两次入选“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的诗坛常青树。

【启示】人不可貌相。

三、     读诗第二步——诵读感悟

1、学生听FLASH诵读

2、学生共同诵读,初步感受的情感魅力。

四、     读诗第三步——寻找诗的精华

1、破译诗歌的密码Ⅰ

理解诗歌,就要破译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采用的是传统意义的意象,请同学们合作破译“双桅船”、“风”、“岸”、“风暴”、“灯”的具体内涵

提示:从文本自身解读,“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 “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 “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 “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诗题“双桅船”,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区别的心理。该题型为多元解读题,允许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个性化地解读意象的象征内涵。

诗人在中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通过意象,以象征化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了人性化的思想个性。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歌手法感悟】意象+象征=把抽象情感演绎得可感可见

2、破译诗歌的密码Ⅱ

舒婷在诗歌创作时经常把意象成对放在一起,找出诗中这些相反相成的意象,说一说这种创作手法的好处。

提示:舒婷经常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这是她诗歌创作思维的一个特色。在这首诗里,成对出现的意象有:岸/船,一场风暴/一盏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等等,这些成对的意象以比较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的情感意识,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很好他说明了舒婷诗的特殊追求与特殊的价值取向。

【学习启示】意象是诗歌的魔方,可以旋转出独特的审美天地。

五、     读诗第四步——寻求共鸣

好诗不仅仅属于诗人个人,更能为他人的情感、生活服务,的诗句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现象,请把这些生活现象列举出来。

提示:学习就要学以致用,北大教授谢冕说过:欣赏诗歌的最终目的就是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燃烧。教师尊重学生表达出来的个性化共鸣,如果学生能以健康的心态联系具体的生活状况,这种共鸣就算正确的理解。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尝试把个性化的共鸣迁移运用于作文之中,提升作文的品味与文化内涵。

【学习启示】让你的诗唱出我的情

六、     学生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的诵读

 

(教案撰写:潮阳林百欣中学  李庆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360.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