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必修2第一单元研究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5-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

深圳翠园中学   李红该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思想

1.重组单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编选了《我的母亲》、《冰心:巴金这个人……》、《故乡的榕树》三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而这本书的第17课《与妻书》把爱妻情、爱国情交融在一起,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抒情佳作,同样可以作为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的好教材。第一单元原有的三篇课文分别表现了亲情、友情、乡情,如果把表现爱情与爱国情的《与妻书》与这三篇课文合并 ,就可以使这个单元的情感元素更加丰富。鉴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根据教学的需要把上述四篇课文合并为一个单元,这样打破教材本身的单元结构,重组单元,也算是对教材的创造性开发利用吧;这种重组单元的方式与传统的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走的教材处理方式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2.采用分组研讨的教学形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中,笔者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按要求逐篇预习、分组研讨单篇课文、研究成果展示、作文训练。四个教学环节在学习方式上各有侧重,“逐篇预习”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阅读课文,充分解读文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赏析”;“作文训练”环节要求写作抒情散文,表达学生丰富、独特的情感,并指导学生自评作文,这些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分组研讨“与“研讨成果展示”则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特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特地安排了一个“质疑辩论”的环节,以此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从而加深对情感的体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文训练”环节安排学生互评作文,集体研讨,出谋划策,也是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总而言之,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逐篇讲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对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3.活动充分,积累丰富。新课改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语文素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这个单元分组研讨教学中设计了丰富的语文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在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主要的活动有个性化解读、写作感悟与赏析、分组研讨、制作多媒体课件、演讲、质疑辩论、演唱歌曲、配乐朗诵、写作抒情散文等等,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读准生字的拼音,理解生词的意思,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通过写作感悟与赏析,品味能很好地表达情意的词句和细节,养成个性化解读文本的习惯;通过分组研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质疑的能力;通过演讲、唱歌、朗诵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探讨情感问题,深入的认识情感、体验情感,进而更加尊重、珍惜情感;通过借鉴、积累范文中很好地表达情意的词句和细节来更好地表达丰富、独特的情感;通过作文自评、互评、集体评议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借鉴同学作文中的成功之处,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收集针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能力与作文修改能力。

第二部分:分组研讨实施流程

.布置预习,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要求学生通读《我的母亲》、《冰心:巴金这个人……》、《故乡的榕树》、《与妻书》等四篇课文,分课写出预习案。预习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

1.课题、作者以及相关文学常识,主要包括5个要素:

①人――作者姓名、字、号、称号

②时――作者所处的时代

③地――作者的籍贯

④作――作家的代表作品(如果注解中没有则查阅相关资料予以补充)

⑤评――人们对作者的评价

例如:

《荷塘月色》,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作家、学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代表作品有《背影》《毁灭》《欧游杂记》等。

2.积累字、词、佳句。

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把该字及其拼音各抄写5遍,生词要解释,佳句要抄写下来。

3.写出感悟与赏析。

“感悟与赏析”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且联想自己相似的情感经历;其二,在每篇文中找出3-5处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或细节,分析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说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或细节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好处,分析得越具体越好,切忌空发议论。

4.完成指定的课后练习

1.《我的母亲》课后练习三

2.《冰心:巴金这个人……》课后练习一、二

3.《故乡的榕树》课后练习二、三

4.《与妻书》课后练习第四题

二.分组研讨。

把学生分为四个研讨小组,每个组深入研究一篇课文,具体完成以下五项任务:

①全面概括课文表达的感情,分析得越具体越好。

②在每篇文中找出能很好地表达感情的词句和细节,体会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具体分析作者运用这样的词句和细节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妙处。要求逐条分析,不能笼统而言。

③相互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课后练习。

④制作演讲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准备发言交流。

⑤全组排练一首经过大家讨论确定的能表达本课情感的歌曲。

例如:

《我的母亲》(亲情)――《懂你》(满文军演唱)

《冰心:巴金这个人……》(友情)――《朋友》(周华健或者火风演唱)

《故乡的榕树》(乡情)――《梦回故乡》

《与妻书》(夫妻情、爱国情)――《十五的月亮》、《你好吗》

如果不愿唱歌的小组也可以精选段落进行配乐朗诵。

三.研讨成果展示。展示过程分以下三个环节:

1.       演讲。各组选派发言人登台演讲,同时播放课件,展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2.       唱歌或者朗诵。全组齐唱选好的歌曲,可以用乐器伴奏,还可以用卡拉OK带伴唱,也可以清唱。不愿唱歌的小组可以配乐朗诵本组研讨的课文中最精彩的段落。

3.       质疑辩论。由其他三组分别向发言组提问,他们可以提出自己在预习该篇课文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可以针对发言人的演讲进行质疑,还可以从发言小组研讨的课文中发掘其它的问题,每个组可以提两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发言人回答,也可以由发言组的其它成员回答,还可让发言组经过讨论后回答。学生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及时加以点拨。

四.作文训练。

1.布置作文训练题,交待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学生自学“点击链接”中的《字字句句总关情》完成下面的作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美的散文往往以情感人。见过的人,经历的事,用过的物品,看过的风景往往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心弦,在我们年轻的情感深处泛起阵阵涟漪,请你以“情”为话题,精选几个让你心动的片段写一篇抒情散文。

你可以记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感情;也可以叙事,通过几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状物,把特别的感情倾注到特别的物件中去,亦可以写景,把独特的感情融注到景物中去。

训练目的:

①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抒发感情。

②有意识地锤炼语言,写出饱含情意的词句。

评价标准:

①符合文体要求

②感情真挚。要求作文中所写的内容有真实情感,行文中流露的情感要给人以真实感,不能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③少平淡叙述,多描写,内容具体(叙事清楚,细节突出,景物描写对象具体。)

④形象鲜明(人物个性鲜明,事物特征清晰,景物特点明显。)

⑤有3-5个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的词语或者句子

2.组织作文评价、修改。具体评价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自评、互评。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根据上面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评价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上面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并根据评价标准中的项目逐项定星,每个项目一颗星,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即可给一颗星,最后根据星的数量确定该篇作文的等级。作文分优、良、中三个等级,4-5颗星为优,3颗星为良,2颗星为中,1颗星以下的作文则需注上“加油”字样,然后写出评语和修改建议 。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推荐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作文:文质俱佳的成功之作、某方面成功的一枝独秀之作和问题比较多的作文,作品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个环节,佳作欣赏。先由学生代表宣读推荐的成功作文或者作文片断,并陈述推荐理由。然后,自由发言,进行集体评议。评议既要分析文章的成功之处,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教师适时激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质疑和争鸣。

第三个环节,出谋划策 。针对问题比较多的典型作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修改。修改的基本要求是: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既让作文失败的学生心悦诚服地纠正不足,又使全班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第四个环节,教师点评。教师先根据自己浏览和观察情况,对本次作文作简要总结,既要充分肯定作文成功方面,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第五个环节,修改。评价之后,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修改建议各自修改作文。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349.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