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册_高一册1毛泽东诗二首要点

高一语文教案 2015-04-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语文教案】

高中一册第一课毛泽东诗二首

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1.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也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节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词的题目。

    2.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从顾名思义的角度讲,“意”和“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意”属于人的主观意识(情意),“象”则是客观事物(景象)。把两者并列起来的“意象”一词,看起来好像是“意”与“象”的结合,但是在诗歌理论中,“意象”这个概念都是以“意”为主的“意中之象”的意思。“意象”不是“意”与“象”的简单结合,而是一个带有浓厚主观感情色彩的概念。人们用语言来表现形象,而语言又靠形象来表达情意,所以,“意象”其实就是体现着诗人主观情意(志)的具体物象。从“象”的客观性来看,它可以称为“具象”或“物象”。但是一旦进入诗中而成为“意象”时,它就是经过诗人主观感情色彩渲染和改造过的“具象”或“物象”。所以“意象”一词在诗歌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在诗歌中所读到的种种具象或物象,其实都是经过诗人主观世界改造乃至变形了的客观事物,这种诗人的“意中之象”,在不同的情景中表现迥异的意味和象征,从而使意象成为具有生动活泼的艺术生

  命力的东西。至此,我们可以为“意象”下一个定义: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物象,诗歌中称为 “意象”。  

(二)重点宇词

  漫江  百舸  怅  寥廓  苍茫  峥嵘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遏   

重点、难点、疑点、热点、考点解析

【例1】  (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t945年5月31日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冻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像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解析要通过具体的字眼,领悟诗人的用意和情感。本诗中借D项中指出的一些字眼是为了表达对凝冰解冻、春暖花开的呼唤,其象征意义可以从A、B中得知,而D项中“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就明显是错误的。答案应选D。

  【例2】  对卞之琳《断章》一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的梦。

  (1)A.全诗虽明白晓畅,但对形式的追求却非常用心,讲究诗句的匀称整齐。

    B.这首诗写人们都是在互相“看”,互相“装饰”,人生犹如演戏,表现出对人生虚无的惆怅失落。

    c.互为“风景”,形象互换,体现出相对平等、平衡的人生感悟。

    D.作者没有按常规在诗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答案。

    (2)对上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的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  人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 “风景”才会有灵气,才会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人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舞台上人往往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的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像中凸现出来。

    解析  (1)选B(B中“人生如戏”.人生虚无的怅然:是对原诗主旨的曲解,赏析不当)

    (2)选B(“在人生的舞台上往往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这句话,对原诗作了不恰当的解释,诗人强调的是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与“看风景的”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yuwenjiaoan/29212.html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一个文本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多向度、多层次的特性,所以理解一个文本,也就具有多种可能。在具体的讲解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向度,选取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选取从“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上切入,因为它既是该文本最突出的特点,又能将文本主要的内容,如情节发展、人物性格...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卡拉扬|《贝多芬田园交响乐》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所描述的音乐形象,解本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描述音乐形象的手法;3.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贝多芬耳聋仍创作音乐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3)理解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小狗包弟》ppt】《小狗包弟》必修一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 朱学明...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涉江采芙蓉_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长相思教学实录一等奖]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荷塘月色教唱】荷塘月色第二教时

    第二教时一、检查背诵二、赏析课文1、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导学案

    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 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不同特点;2. 探究林黛玉、 贾宝玉、王熙凤的形象特征。【方法点拨】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史记选读后感]《史记选读》

    成语、常用短语积累一、成语《太史公自序》1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出处:“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不可胜道:无法尽说。极言其多。出处:“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3.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出处:“...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 现代诗歌三首|外国诗歌三首

    致 大 海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难点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

    发布于:2015-05-2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