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导学案|光电效应设计详案

高一物理教案 2015-03-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物理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规律及光子学说.

  2、了解光的量子性,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实验事实加以解释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了“当理论与新的实验事实不相符时,要根据事实建立新的理论”——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思想.

教学用具:光电效应演示器,应急灯,紫外线灯,x射线管,感应圈,灵敏检流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遇到的困难.

课堂总体设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演示实验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对演示现象的观察,得出光电效应的规律.通过对经典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分析新的事验事实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人们在研究光的本性过程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学说.(由于前面几节内容已经涉及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回顾)自从麦克斯韦提出光的电磁说,赫兹又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后,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了完善的地步.可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又给光的波动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实验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并且通过分析光电效应的规律弄清为什么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二、新课进行.

  1、介绍实验装置——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这一阶段介绍什么是光电效应.从演示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为下面的研究光电效应规律作准备.

  介绍一下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分别介绍锌板、铜网、高压电源、检流装置,一边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整个装置的示意图)

  介绍装置后画出装置示意图——将具体的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变为简明的板画,突出了原理,有助于后面对实验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问题1:把高压电源接通,检流装置接上,为什么检流计不发生偏转?

  (电路还处于断开状态.锌板和铜网之间.中间是空气,不能导电.)

  问题2:现在让我们用紫外线照射锌板,(介绍紫外线灯,用紫外照射锌板,检

流计指针偏转).观察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看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路中出现了电流.)

  问题3:分析电流可能是哪种原因产生的?

  (可能是紫外线使空气电离,也可能是紫外线使锌板飞出了电子.)

  教师用铜板代替锌板,则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这样,排除排除了空气被电离的可能性.

  通过实验现象总结:锌板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飞出了电子,这种物体在光照下有电子飞出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在光照下从物体中飞出的电子叫光电子,电路中的电流叫光电流.

  (板书:光电效应,光电子,光电流)(板画:光电效应的形成过程)

  2、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

  用应急灯的可见光照射锌板,而后用x射线照射锌板,由于用可见光照射时无电流,用x射线照射时有电流.指出:可见光频率较低,不能发生光电效应,x射线频率较高,可以发生光电效应.123

  教师总结: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高低不同.用不同频率的各种电磁波照射同一种金属板,发现,当频率低到一定程度后,不论怎样增大入射光强度,怎样延长照射时间,都无法发生光电效应.这一频率界限就叫极限频率.

  (板书:二、规律: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 ,只有当入射光 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问题4:发生光电效应时,若将高压电源去掉,检流计中仍能发现有电流通过.这说明什么呢?

  (飞出的电子不需要加速电压,能从锌板飞向铜网.这也说明飞出的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问题5:光电子的这一初动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入射光中获得.用不同的光——不同频率,不同光强——照射同一金属.发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并且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板书: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光电效应的第二条规律

  让学生观察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从光照开始到光电效应发生,需要的时间长短.

  (用x射线照射锌板,让x射线不断地断、续照射,检流计指针的偏转也断、续发生)

  问题6:大家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光电效应发生非常快.科学家用仪器测出了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在 s以下.在这段时间中,光只能通过约20-30cm的距离.可以说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

  板书(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

  教师讲解:通过研究的光电效应的第二条规律中,我们知道入射光强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问题7:入射光强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那么入射光强可以对什么发生影响呢?

  (把紫外线管靠近锌板,改变紫外线管与锌板的距离,检流计指针偏转幅度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说明入射光强度增大时,光电流强度也增大.精确的实验表明,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关系,这是光电效应的第4条规律.)

  (板书:4、光电流随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了光电效应的规律.通过阅读课本,让学生熟悉这4条规律.看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1)某光恰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那么能使课本中表格内哪些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表中哪种金属最易发生光电效应?

  (3)为什么各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不同?)

  3、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时的矛盾

  为什么说光的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从光电效应的发生过程来看,电子吸收入射光能量后才能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所以我们应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光效应.光的波动理论是这样描述光的能量的:(1)能量是连续的;(2)振幅(光强)越大,光能越大,光的能量与频率无关.大家想一想,波动理论为什么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

  (1)我们先来分析第一条规律:存在极限频率.

  按波动理论,不论什么频率的光,只要光强足够大,就应该发生光电效应,不应存在极限频率.

  (板书:波动理论的困难:1、不应存在极限频率)

  (2)波动理论能解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无关吗?123

  按波动理论,入射光强越大,光能越大,飞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就应越大.事实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仅与入射光频率有关.

  (板书: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的大小应与光强有关,与 无关)

  (3)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也就是说,不论入射光强多么弱,只要 ,就立即能发生光电效应.光太弱时,按波动理论,要达到使光电子飞出的能量,要有一个能量积累过程.事实上光电效应几乎瞬时发生说明一旦发生光电效应,几乎不需要能量的积累过程.(板书:3、弱光照射时应有能量积累过程,不应瞬时发生)

  (4)波动理论能够解释第四条规律——随着光强的增大,光电流也在增大.

  通过上面的分析,光的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后来,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化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光子学说.

  4、光子说

  阅读课文分析:

  问题8:光子说与波动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光子说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与频率有关,而波动说认为能量是连续的,与频率无关.)

  普朗克认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进行的,理论计算的结果才能和实验事实相符,这样的一份能量叫做能量子,普朗克还认为每一份能量等于 ,其中 叫做普朗克常量,实验测得:

  普朗克将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到普朗克的启发,爱因斯坦在19XX年提出,在空间中传播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

跟光的频率 成正比,即:

  这个学说后来就叫做光子说.(关于光子说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

  光子说的这两点实际上是针对波动理论的两大要害提出的.爱因斯坦当时在实验事实还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提出了光子说,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这也说明理论与新的实验事实不符时,要根据事实建立新的理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在飞出金属表面时要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而做功,某种金属中的不同电子,脱离这种金属所做的功也不一样,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的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板书:1、逸出功 )

  (2)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 大于逸出功 ,那么有些光子在脱离金属表面后还有剩余的能量——也就是说有些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就有下面的关系:

  这个关系式通常叫做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板书: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这部分内容对一般学生只需简单介绍,对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练习简单计算,深入理解方程的意义.

三、例题分析(参考课文例题和备课资料)

四、课堂总结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wulijiaoan/28065.html

  •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视频|“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3.理解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仿照重力势能表达式的得出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这种类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2015-03-22

    详细阅读
  •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5.1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所...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3、掌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_5.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5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1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atp教学设计新课标】5.2功教学设计(新课标)

    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王文梅【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