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高一物理教案 2015-03-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物理教案】


高一物理同步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2、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 ,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    据速度和位移公式推导得到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式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讲练法、推理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生上述规律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    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     2、能应用求解有关问题。    3、提问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二)学生目标完成过程:    1、    (1)学生在白纸上书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       (2)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检查和评析      (3)据 ,消去时间,同学们试着推一下,能得到一个什么关系式。    (4)学生推导后,抽查推导过程并在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5)教师说明:一般在不涉及时间的前提下,我们使用刚才得到的推论 求解。    (6)在黑板上板书上述三个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1:    发射炮弹时,炮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速度是 ,枪筒长0.64m,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大?    b:用CAI课体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并出示分析思考题:    1)枪筒的长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哪个物理量?    2)枪弹的初速度是多大?    3)枪弹出枪口时的速度对应于枪弹做匀加速运动的什么速度?    4)据上述分析,你准备选用哪个公式求解?    C:学生写出解题过程,并抽查实物投影仪上评析。    (2)用投影片注视巩固练习I: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0=2m/s,加速度a=0.1 ,求    A:前4s内通过的位移    B:前4s内的平均速度及位移。    (3)a.用投影片出示例题2    一个滑雪的人,从85米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系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b:用CAI课件模拟题中的物理情景。    c:据物理情景,同学们思考    1)该滑雪人的运动可当做哪一种匀变速运动?    2)你认为所给的已知条件等效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哪些物理量?    3)要求得时间t,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求?    d:经同学们讨论后,用投影片展示课本上的解题过程:    解:滑雪的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e:说明: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求解有两个途径:(1) (2)     这两个公式综合使用往往可使问题简化。    三、巩固练习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结果的位移是s,测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经过的位移是多少?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述公式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vt=v0+at;s=v0t+ at2; =2ass=    这些公式共涉及v0、vt、a、s、t五个物理量,对于一段直线运动,只要已知三个物理量,总可以就出另外两个物理量。    四、作业 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wulijiaoan/27868.html

  •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视频|“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3.理解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仿照重力势能表达式的得出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这种类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2015-03-22

    详细阅读
  •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5.1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所...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3、掌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_5.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5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1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atp教学设计新课标】5.2功教学设计(新课标)

    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王文梅【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