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课题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课时

  

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具ppt课件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比较感兴趣。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不难,但是由于我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所以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比较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阅读教材、展示图片、小组探究、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教学方法:

(1)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2)学法:根据教材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对教材知识作总体了解,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的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基本作业:完成《成才之路》相关习题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复习提问: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确立的标志?          2、十年文革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影响?总结导入: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痛定思痛,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变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在我国更好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一、改革之旗——十一届三中全会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幻灯片出示问题)1、  哪次会议确立我国改革的方针?2、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我国改革的过程。二、改革伊始——农村巨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1)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幻灯片出示改革前农村的相关图片,并简要介绍改革前农民的生活条件,然后找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讲述现在农村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生根据前一课所学进行回答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联系自身实际,对比改革前后的变化复习提问,让学生温故,然后更好的知新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12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过渡过渡小组讨论课堂总结随堂练习以前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外,其余的都要交公,而今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了都是自己的”,所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动力,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3)乡镇企业取得了哪些成就?乡镇企业的出现有什么影响?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稳健的步伐。三、改革推进——城市飞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下面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幻灯片展示问题)1、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及措施。3、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总结。随着对内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前景渐趋明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我国也逐步确立起来。四、改革深化——指路明灯总结归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犹如指路明灯,指引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前进,那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小组探究:有人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的”“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小结:学生依据板书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习题:教师精选习题学生完成。(幻灯片出示习题)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总结本课所学当堂巩固通过对问题思考,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系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板书:反思: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7008.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