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社会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的及其特点;手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商业的繁荣及其特点;城市的兴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及其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隋唐是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经济状况出发,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政治课相关理论分析:隋唐初期社会的安定和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隋唐的政权。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商业的繁荣、长安和洛阳。
教学难点: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邸店和柜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复习隋和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
指出: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农民有了土地,生产时间也较有保证,赋役负担
相对减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②这些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出
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隋唐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江南地区的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大提高
①圩田普遍,适于种高产水稻;
②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很多。
③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地。
④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⑤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影响自然生态平衡。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①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
②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③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仅江南就大大超过六朝的总和。
④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技术;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①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
②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
③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二、手工业的发达
1.产地分布广泛
①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
②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
③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
2.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多
①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②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海船五百艘。
3.分工细,品种多
①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
②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③唐代青瓷主要产在南方,以越窑的秘色瓷最名贵。白瓷主要产在北方,以邢窑最盛,
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④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秘瓷十多件,纠正了秘瓷产生于五代的传统
说法。
4.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风格
①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②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③丝织品至今色泽鲜丽,图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12
三、商业的繁荣
1.发达的水陆交通
①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驿道,四通八达,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
②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
③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
2.统一的货币
①隋仍铸五殊钱,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②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废五株钱,新铸“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
③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3.市场较前代发达
①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
税收等。
②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a.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b.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
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③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④在广大农村,包括偏远地区,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在北方称“集”)。
4.商人的发展和胡商
①那时,经商的人很多,有不少家财万贯、邸店遍海内的大商人;
②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③商人大量增加和外商的贸易活动,使唐朝的商业更加繁荣。
四、城市的兴旺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①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②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市有东市、西市。
③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工商业也很繁荣,武则天时,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
①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②扬州地处运河和长江的汇合处,成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a.江南的物产大多在这里集散,
b.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
c.唐后期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d.繁华的夜市也是当时的一个特点。
③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④南方的商业都会还有国际贸易港广州等;
⑤北方的商业大城市,有位于通济渠沿岸的汴州等。
五、社会生活的变化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要求联系现实,看看唐朝的社会生活,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影响?
12-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详细阅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详细阅读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详细阅读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详细阅读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详细阅读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详细阅读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详细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详细阅读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