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一五”计划建设、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认同实事求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惨重损失;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调整
2、理解:(1)建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成因(2)社会主要矛盾(3)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所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3、运用:(1)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分析三大改造的作用和“三面红旗”的错误。(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据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  资料搜集与展示
2、  问题探究
3、  史料(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从建国初期仅用三年即恢复国民经济这一点来看,中共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有能力巩固新生政权。
2、  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复杂性,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按经济规律办事。
3、  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与教训
难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3)意义: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2)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和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①时间 1958年
②内容
a、主要矛盾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
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234
(2)八字方针(1961年)
①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②意义
a、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b、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
a.时间:1958年
b.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①“大跃进”
a、 内容:
a、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b、影响:
a、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大炼钢铁)
b、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a、内容
a、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b、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b、影响
a、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后果:
a、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b、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 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知识巩固】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局面的?
经济状况: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破坏。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探究一:阅读课文及下列图片思考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1949-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为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

(2)图一、图二反映当时一五计划哪方面内容?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3)图三、图四反映一五计划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

探究二: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析当时的主要矛盾:
(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探究三:1958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起大炼钢铁的大军,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全国城镇到处建起小高炉,炉火日夜不熄。为了炼钢,人们毁掉山林,砍伐木材,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也不放过……1234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反映了人民什么愿望?
反映:大跃进运动
愿望: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

(2)从材料中归纳当时这场运动所犯的错误。
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同一时期在农村还进行什么运动?有何失误?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过度公有化,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4)两次运动的教训是什么?
1、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实事求是;
2、经济建设中要遵循客观规律;
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两次运动发展结果如何?中共中央如何应对局面?
结果:1959-1961年我国出现经济困难。
应对: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探究四:文革爆发后在1971年和1973年分别出现经济复苏和回升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3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

【练习强化】
1.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c  )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④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  a  )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定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精神的是(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4.1953年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d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互相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  )
a.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6.下列反映出“大跃进”本质特征的历史现象是(  b  )
a.全行业公私合营     b.谷子亩产过万斤      c.三大改造     d.抓革命,促生产 1234
7.“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c  )
a.“文化大革命”的客观作用          b.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      d.人民群众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861.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