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伟大的抗日战争ppt_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⑴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和许多大屠杀惨案。
⑵了解和掌握中国军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奋起还击,并逐步团结起来,建立起坚固而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浴血奋战,直到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事实。
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原因,列举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⑷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讨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只能是持久战?抗战中哪种力量为主导,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为什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有所提高。
过程与方法
⑴提问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学习和理解未知知识的知识迁移方法。
⑵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本节的大标题和三个子标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过程和方法。
⑶引导学生从《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中列举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本质的事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过程和方法。
⑷要求学生对《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进行分类:先从政治派别分,再从关内与关外分,最后看书上是按什么进行编排的等,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多角度的分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
⑵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⑶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提问:中共诞生前,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抗争,结局怎样?中共诞生后,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出现了怎样的高潮?由此导入新课——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二:(由谜语故事导入)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有记者问这次抗战胜利的原因。官员灵机一动答道:就以抗战胜利的原因为题,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请大家猜一猜。有人猜应该是屈原(屈从于美国的原子弹),官员笑而不答;有人猜应该是苏武(因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碍于苏联武力的原因),官员依旧笑而不答。那么谜底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导入新课:欲知答案,请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打出幻灯片)

讲授新课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原因:(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看书总结)1234
        ⑴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⑵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
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要摆脱危机;
⑷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讨论:对这些原因,你有何感想?(让同桌同学、及周围同学一起讨论,然后自由发言,答案没有唯一性。)
2、日本侵华进程(同样由学生看书后列举)
我们知道在古代史上,中日两国邻邦有好,互相促进,然而到了近代,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一支主要力量,现在请同学们简单阐述日本侵华的进程。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抗争呢?
总结,并打出幻灯片:1874年,日本侵略了我国台湾;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19xx年,八国联军侵华;1904--19xx年,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在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打出下一张幻灯片)
 “抗日战争示意图”,介绍战争经过。
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⑵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⑶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
⑷占领徐州、广州、武汉,使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讨论:日军为什么能侵占中国这么多领土?
   [过渡]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法,在中国领土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3、侵华日军的罪行(同样由学生看书后回答)——提醒同学看书中插图
大家知道侵华日军犯下了哪些罪行吗?
a、大屠杀;
b、细菌战和化学战;
c、劳工与慰安妇;
d、野蛮的殖民统治
a、大屠杀
师:打出有关“大屠杀”一些图片,进行情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
b、细菌战和化学战
师:打出相关图片,并指出:二战期间,日本为了打败竞争对手,研制了细菌战和化学战。有霍乱、伤寒、结核菌、鼠疫和芥子气等。p33图,让大家看出:日本细菌部队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各占领区,比较有名的是七三一部队。打出相关的图片。
师:为什么编者将这幅图打在课本上呢?
引导学生指出:抗战结束后,被日军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约有200余万枚,这些生化武器至今仍然威胁着我们。例如,xx年“8.4”芥子气毒剂伤人和齐齐哈尔xx年“5.24”毒气弹事件。打出相关图片。
c、劳工与慰安妇
师:打出相关的图片,并补充指出,日本在侵华期间,在中国设1万多个慰安所,中国至少20万妇女当过慰安妇,其中大部分已死。从1995年开始,受害妇女状告日本政府,每次都被驳回诉讼。至xx年3月18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才作出判决,确定了侵华日军对中国妇女实施了性暴力,但没有判决日本政府承担责任。
d、野蛮的殖民统治
让学生归纳,指出三个途径:政治——“以华制华”;经济——野蛮掠夺;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师:日本犯下如此多的滔天罪行,大家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两国人民之间的历史隔阂呢?

[过渡]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必当奋起反抗,于是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现在我们随着这首激昂的《在松花江上》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去。1234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运动的兴起(由学生看书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表现:
⑴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935年又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⑵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后来又在中共领导下发展为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⑶国民党爱国军队:一二八事变中,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爱德馨等全营殉国;日军进犯长城时,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抵抗;日军进犯察哈尔省时,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2、救亡运动的高涨(由老师简单解释抗日运动与救亡运动的区别,然后由学生看书列举史实)
⑴关外人民的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⑵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背景、时间、目的、意义
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意义

[过渡]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此时的国民政府是否继续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呢?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背景:
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⑵卢沟桥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⑶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上海、威胁南京。
   经过:
⑴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⑵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⑶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
⑴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
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讨论: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启发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加以总结,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⑴淞沪会战:时间、经过、意义
⑵太原会战:时间、平型关大捷
⑶徐州会战:时间、台儿庄大捷
结果:
⑴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制优势敌人的进攻。
⑵1938年xx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讨论: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⑴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抗战。
⑵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⑶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⑴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⑵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
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⑷百团大战
⑸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
   意义: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4、国民党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
背景:
  ⑴太平洋战争爆发,;
⑵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时间:1942年1月
   意义: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学生读书后总结)
背景: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目的: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1945年春,地点:延安
内容:
    ⑴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1234
⑵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⑶选举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
      ⑴中共七大召开
⑵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⑶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⑷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⑸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⑹美、英集结军队,准备在日本登陆;
⑺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
时间:
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⑵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⑶10月25日,台湾光复/
意义:(由学生看书后归纳)
胜利原因:(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⑴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
⑵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⑶中共的主导作用
⑷海外华侨和国际援助
⑸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回答这一问题。)
 [作业布置]
在xx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伤人事件,导致我国44名公民受害,其中伤势最严重的李贵珍死亡。xx年元旦,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一次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愤慨。
请以“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主题,提笔给你的同龄人——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
要求: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热爱和平的心愿。
2、字数200字左右,注意书信格式,收信人是“日本中学生”,落款是“澄海华侨中学全体同学”,若出现真实信息将视为零分。
3、注意将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分子与日本人民区分开来
参考答案:
按照:“结合材料”(如: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揭露罪行”(如: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侵占中国东北、制造南京大屠杀、“石井部队”实施细菌战、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等)、“表明观点”(如: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日本政要屡屡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的抗议;希望日本同龄人和我们一起,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为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三个方面采意赋分。【答出观点正确、言之成理的其它内容亦可。若
能较为完接地答出以上三个方面,且语言简洁流畅的加1分,但该大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一等(10—12分):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情感丰富,逻辑性强,语言流畅;
二等(7~9分):主题较突出,论据较充分.情感较丰富,逻辑性较强。语言通畅;
三等(4~6分):主题不够突出,有一定的史实基础,语言较通顺;
四等(3分及以下):主题不突出,史实不清,语句不通。
    (若写信的格式不正确,在等级评分的基础上扣1分)

 [课后反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2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9月3日,我们国家刚刚举行过盛大的纪念活动,新闻、影视都在大篇幅的重现62年前的那场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战争,再加上初中已学过相关内容,所以学生对抗日战争并不是很陌生。所以在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资源共享,这样既填补了前一部分学生知识的不足,也激发了后一部分学生的兴趣。而且我发现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分析抗战相关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路也更活跃了。此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如日本当局对战争的反省问题),反思历史,并运用历史知识,驳斥日本当局的荒谬言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激发学生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567.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