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思维导图_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高一历史教案 2015-01-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历史教案】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知识梳理】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①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____________,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格局的框架。
                  原因
②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_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美国敌视。
③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含义
                            
美国的冷战
两极格局的形成                            表现

                 形成过程

                             苏联的反击

                    

          消极影响
影响

                           积极影响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而然,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1234567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
(1)结合材料一、四,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3)其实质是什么?

【巩固练习】《赢在高考》第113页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梳理】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原因
                           (2)美苏争霸,导致自身实力的削弱

                                  原因
                                                       1234567
                       欧共体的                    步骤
形成和扩大       经济一体化
                                  进程             影响

                                       政治一体化

                                   影响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表现
                                    原因

                        日本崛起为
                        经济大国 
                                    表现

                                    影响
                                      
                                     原因
                        不结盟运动   标志1234567
                         的兴起      政策
                                     行动纲领
                                     影响

                        中国的振兴

               影响

 
               
【重难点突破】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
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3: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1234567
                                                    ——《舒曼计划》(1950年)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 5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 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xx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是欧盟 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2)结合材料五,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走向联合的目标,有何影响?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知识梳理】
                                          实质
                              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的解体                概况: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年,德国统一。
                              苏联解体
                              1234567
                                    在世界上的地位:
                              美国
                                    意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纪之交的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格局
                             日本

                            
                             苏联

                             中国

【重难点突破】
1.材料一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1)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3分)
(2)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1234567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3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xx《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材料三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在综合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力量对比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请回答: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归纳xx同志论述的要点有哪些?(3分)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决定20世纪40至90年代初和当今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
(4)以史为鉴──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真正成为世界一极?(4分)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lishijiaoan/26565.html

  •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解读】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复习重点:1787年宪法复习难点:对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解、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之处、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区别自主学习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子目内容简要概...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曾国藩唯一真实图片|曾国藩:唯一让毛泽东心悦诚服的人

    曾国藩,谁都知道,他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也是中国近代毁誉参半的传奇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常常手捧《曾国藩家书》认真研读,并企图从中得到人生的借鉴。曾国藩虽...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英、中葡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谈...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  1 前提和条件  学生阅读66—67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需要哪些条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扬中树人校歌|扬中树人高一年级历史第一、二课导学案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二课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目标导航】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自主构建】【重难点讲解】...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ppt]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思维导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围绕美国《1787年宪法》展开。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北美13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政治文明进程

    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复习纲要(仅供参考)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时代特征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前2070----前1600年)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① 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商(前1600----前...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 [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新课标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解读】本课属于《课程标准·历史(1)》第4个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即人教版教材“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据此,我们认为本课应引导学生落实的重大知识包括:“一...

    发布于:2015-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