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硫酸

高一化学教案 2015-01-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浓的性质;

2.  使学生了解的用途;

3.  使学生掌握检验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的性质和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在实验室里利用H2SO4可制哪些气体?

 

利用H2SO4除了可以制取这些气体外,还能生产出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三节 

一、

回忆浓有哪些物理性质。

1、纯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提问】浓的稀释方法。稀有哪些化学性质?

从酸的通性出发,举例说明稀具有什么性质?

讨论

 

 

 

 


【板书】2、稀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强酸)

     H+的弱氧化性。

3、浓的化学性质

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实验室中常用浓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

 

【板书】①吸水性(干燥剂)

三种形式:a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b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c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实验】浓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有吸水性。

结论:浓具有吸水性。

 

【板书】②脱水性(炭化)

【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

现象: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

【实验6-4】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结论:浓具有脱水性。

说明:①脱水性是浓的性质,而非稀的性质,即浓有脱水性。

②脱水性是浓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2:1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可被浓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板书】③强氧化性

【实验6-5】浓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强调: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讨论:分析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动动手:请设计实验证明浓与炭反应的三种产物。画出实验装置图。

 

 


介绍: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说明原因)。

 

拓展:浓还可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 + H2SO4 (浓)=

HBr + H2SO4(浓)=

FeSO4  + H2SO4 (浓) =

FeO + H2SO4(浓)

小结:(1)浓有强氧化性,包括还原性很弱的银在内的很多物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浓氧化。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氧化性,一个原因是在高浓度下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另一个原因是中含有非金属性较强且又呈最高价态(+6)的硫元素。

(2)浓在作氧化剂时,主要是+6价硫的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含低价硫元素的物质,一般不会有+1价氢被还原,即一般不会生成氢气。

(3)浓在作氧化剂时,硫元素被还原的程度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还原产物为SO2。

 

请同学们根据的性质,归纳出的主要用途。

4.的用途

作业 :P138 三、四

 

 

 

第二课时

复习:浓有哪些特性?写出溶液电离的方程式。

引入:H2SO4和可溶性盐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SO42-,如何检验呢?

 

【板书】二、根离子的检验

【实验6-6】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填表:

 

 

加入BaCl2溶液

加入盐酸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Na2SO4

溶液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Na2CO3

溶液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原理:H2SO4和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SO42-,可以利用BaSO4的不溶性来检验SO42-的存在。使用试剂是:可溶性钡盐和盐酸(或稀硝酸)。

  

+HCl溶液

常用方法:

+BaCl2溶液

①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沉淀不消失)

+HNO3溶液

 结论:可能含有SO42-、Ag+、Hg22+。

+Ba(NO3)2溶液

②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沉淀不消失)

+HCl溶液

+Ba(NO3)2溶液

    结论:可能含SO42-、SO32-。

 

 

③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沉淀不消失)

+HNO3溶液

+BaCl2溶液

    结论:可能含SO42-、SO32-。

④  X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沉淀不消失)

    结论:可能含SO42-、SO32-、Ag+、Hg2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归纳SO42-的检验方法。

讨论

中学化学里常常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SO32-、Ag+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来阐明原溶液中是否有SO42-存在。

 

 

 

 

 

 

 

 


上述实验中,待测试剂是客观的,并且是给定范围的,所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待测液是未知的,就要考虑其它离子的干扰,就要对所加试剂和加入试剂的顺序进行恰当选择,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讨论: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

 

 

 

 


方法之一:

NaCl、Na2SO4、NaNO3、Na2CO3

 

 

 

 

 

 

 


Na2SO4、Na2CO3

NaCl、NaNO3

继续加HCl

取原溶液加AgNO3溶液

白色沉淀

消失

白色沉淀

不消失

Na2CO3

Na2SO4

NaCl

NaNO3

+ Ba(NO3)2

无白色沉

淀生成

有白色沉

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白色沉淀生成

 

 

 

 

 

 

 


[介绍]介绍选学:钙、钡。

 

作业 :P137  一

      P138  二s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huaxuejiaoan/26325.html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

    重点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药品:硝酸钾、水蔗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氯气与水反应检验生成物】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

    第2课时 氯气与碱反应及cl-的检验[学习目标定位] 1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naoh、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知道漂白粉的成分和用途。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二单元上课时间]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单元小结 一、铁 1 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 83g 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_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

    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钠对人体有什么作用]钠

    (1节时)【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钠的重要性质,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2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原理解释,分析归纳,阅读自学【教学过程】:l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卤族元素的性质,今天我们...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第六节颈椎压迫哪个部位]第六节 化合价

    第六节 化合价教学目标: 1 记住化合价一般规律和常见元素化合价。 2 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教学重点:化合价原则。教具:小黑板投影机、胶片。教...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盐类水解的应用手抄报|《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课 题 盐类水解的应用所属模块及章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二氧化硫_二氧化硫

    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引入】s有哪些化合价?分...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学习目标定位] 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1.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5-01-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