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 2015-0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3.理解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及努力措施。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首先回顾上节课所学农业区位的选择知识,指出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从而使世界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课主要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板书〕

一、水稻种植业

这一部分的重点有两个,即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特点。水稻种植业主要位于亚洲,而中国的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在世界上居首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或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从感性上认识水稻生产,从而分析出水稻生产的区位因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可结合我国的实际来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投影〕《地理图册》p8“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提出问题〕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请结合已知的气候知识,分析这些地区共同的气候条件。

〔学生讨论〕

〔归纳〕世界上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因为这里或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

〔提出问题〕由于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因此从水稻种植区的北部到南部,一年分别种植几季水稻?

〔学生回答问题〕(略)

〔归纳〕从北部一年种植一季稻逐渐向南种植双季〔提出问题〕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因此水稻适宜在何种地形种植?

〔学生回答问题〕(略)

〔出示〕《中国地形图》〔归纳〕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里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在丘陵地区种植水稻,必须修建梯田和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看一段水稻生产的录像,请同学们说出水稻生产的大致过程及特点。

〔学生回答问题〕(略)

〔归纳〕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投影〕《世界人口平均密度图》和《世界三大主粮单位面积产量对比表》

〔提出问题〕请结合这两幅图分析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种植水稻的原因。

〔学生讨论〕

〔归纳〕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而水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教师引导〕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回答问题〕(略)

〔归纳投影〕

〔承转〕亚洲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李守银家住在江淮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守银承包了0.5公顷土地,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李守银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脱粒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守银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0.1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0.1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的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123

1.我国水稻生产的经营规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单位土地的产量如何?商品率如何?

3.机械化水平如何?

〔学生讨论问题〕 (略)

〔教师总结〕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我国水稻生产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属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但我国是传统产稻区,人们根据经验优选品种,精耕细作,使水稻单产较高,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粮食,但商品率却很低;由于人多地少,田地规模小,农民凭自己的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机械化水平很低,科技含量低;由于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为保证水稻的需水量,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

〔引导读书〕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我国基本是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下表阅读该部分内容。

(投影下表)

特  点

原  因

发展措施

①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③机械化水平低人多地少,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④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⑤科技水平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

〔板书〕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几个特点中,除水利工程量大是由于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外,其他几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并且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是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板书〕二、大牧场放牧业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大牧场形成的自然条件、分布及主要牲畜,然后结合地图,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最后向学生介绍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并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对我国广大牧区的畜牧业有哪些借鉴意义。

〔投影〕《地理图册》p8“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

〔提出问题〕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略)

〔归纳〕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阿根廷的牛肉世界驰名,而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些国家放养的牲畜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问题〕美国、阿根廷主要养牛,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主要是放羊。

〔教师引导〕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潘帕斯草原上,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图5.12分析一下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生讨论〕

〔归纳〕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补充〕地广人稀的阿根廷,要想大规模发展牧牛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牛肉的销售市场。当时,这个市场主要在西欧,而阿根廷离西欧实在太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海上冷冻船的发明无疑是促进阿根廷商品牧牛业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承转〕阿根廷的牧牛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繁荣发展,除了上述优势区位条件外,还与阿根廷采取的措施有关系。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最后一部分教材,考虑这些措施对我国广大牧区的畜牧业有哪些借鉴意义?

〔归纳〕

1.培育良种牛加强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建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牲畜很方便地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外运。123

3.开辟水源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民的饮用水。

4.种植饲料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这些措施对我国广大牧区的畜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学习,我们应认识到农业的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其次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还要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如生产资料、科学技术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板书设计]

点评:本节课--思想清晰,重难点突出。--紧扣教材内容,以投影和设疑、质疑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掌握不同国家、地区农业的地域类型。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涉及多类问题的提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导学作用,有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dilijiaoan/25979.html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从容说课基于前两节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本节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鉴于教材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前后列放,可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板书,从定义、方向、速度、周期等几个方面分别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学生在初中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可让...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7.4城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了解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2 能够剖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评价道路合理性的正确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 不同类型的城...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政治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框]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课时●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其中从赤道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举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 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西亚和北非的地理位置_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 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海南省交通运输网_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路的作用以及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2 了解不同等级公路和航道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 结合实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的区位因素;2 京九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3 公路选线的因素和原则...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第七单元上册英语单词】第七单元 7.4 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2 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3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4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 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2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难点:1 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2 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入|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备课教案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热源:①__________。2.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②________―→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③______。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不同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发布于:2015-01-1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