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赢高效备考2020数学答案]备考2020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哲学把握重点和主流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考点突破
1.正确理解主次矛盾及其辩证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把握主、次矛盾的含义要注意两点:
第一,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物中,“复杂事物”是指事物本身既包含了内部的矛盾,也包含了它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
第二,复杂事物存在着多种矛盾,但这些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是指在复杂的事物中,必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即复杂事物中有重点非重点,关键非关键。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虽然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出现了新的条件,也可能导致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3)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①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哲学依据——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抓重点、关键、以什么为中心、
俗语——牵牛要牵牛鼻子等
反对的错误——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关键。平均使用力量解决矛盾的错误观点。只抓中心不顾其他,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错误观点。
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哲学依据——因为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反对的错误——反对颠倒主次,把次要矛盾当主要矛盾来解决的错误观点。把主要矛盾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但是目前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政治体制改革,法lun功扰乱社会治安,教育体制改革等等,与经济建设相比它们是次要矛盾,但是如果轻视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因此,我们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防止单打一。
2.矛盾的特殊性与主次矛盾
在复杂的矛盾中,各种矛盾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因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各种矛盾有主次之分。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第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其中,就矛盾性质的特殊性而言,不同的主次矛盾所构成的复杂事物是不同的,具有特殊性,就矛盾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而言,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对于复杂事物而言,表现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主次矛盾是不同的,各有其特殊性。1234
所以,主次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情形,这要求我们要分析复杂事物的矛盾特殊性,要注意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误区警示
走出关于主次矛盾的相关误区
解析:(1)首先解决的矛盾,并非一定是主要矛盾。区分主次矛盾,只能从性质、地位和作用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解决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往首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因此,首先解决的矛盾不一定是主要矛盾。
(2)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起着领导和决定的作用,在解决矛盾时,要着重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住中心,抓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主要矛盾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解决也会发生影响。人们既要用主要力量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又要适当用力量去处理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
●真题再现
例题 (XX•上海综合,26,3分)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制约,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契机,而且可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       (  )
点评:d不属于辩证法知识,首先要排除,a和c不符合抓中心工作的哲学原理,故选有关主要矛盾知识的b。
●考点突破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在复杂事物的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研究的问题不同。主要矛盾研究的是同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的诸多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讲的是这些矛盾的不平衡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是讲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③方法论意义不同’。主要矛盾原理告诉我们要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和中心;矛盾的主要方面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主流。
(2)联系:
①二者都是讲矛盾发展不平衡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②二者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
③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2.正确理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1)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对比上占优势,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
(2)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决定该事物的性质中,能起主导的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也就不同。
矛盾的次要方面,由于在矛盾中的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其作用地位都居于被支配的位置,所以,在决定事物性质中不起主要作用。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是有影响的。1234
(3)复杂事物或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不平衡的,其力量、地位、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这时事物的性质不是由其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而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即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即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3)哲学依据: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4)这里所讲的“两点论”是对矛盾普遍性原理所要求的“两点论”、“两分法”的具体和深化。
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要看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思想方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要把事物当做矛盾的统一体,既要看到矛盾的这面,又要看到矛盾的那面;既要看到事物的共性,也要看到事物的个性;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总之,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只看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4.正确理解矛盾分析的方法
(1)全面掌握矛盾分析方法的内容
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矛盾分析法的哲学依据:
矛盾及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5.矛盾特殊性与矛盾主次方面
任何矛盾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因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有主次之分。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第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其中,就矛盾双方的特殊性而言,矛盾双方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所以,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情形,这要求我们分析矛盾特殊性时,要注意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综上所述,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一种情形。
●误区警示
两点论是全面地看问题,重点论是片面的看问题
解析: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全面地看问题。
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所以,坚持重点论并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而是全面看问题的表现。1234
●真题再现
例题 (XX•宁夏)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2)假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
答案:(1)①利与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方案都既有利又有弊,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利与弊作为矛盾的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利大于弊的方案才是合理的。②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利与弊的比较,我们在不同方案的选择中同样需要进行利弊矛盾分析,作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
(2)调查研究。查找和核实有关圆明园的原始资料,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渠道听取意见、征询建议,了解有关文化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走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等。
点评:本题第一问考查了考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方案的选择其实就是利弊的比较,利与弊是对立统一关系,因此,确定本题所要运用的原理是矛盾的主次方面。组织答案时,首先要说明如何评价每一种方案,及对每一种方案进行利弊比较,既要全面看到每种方案的利弊,又要抓住每种方案的主次方面。其次,要说明如何从不同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需要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全面分析不同方案的利弊,最终做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弊端。
本题第二问属于综合探究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情况。首先,要判断出制定方案的首要环节是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使方案符合客观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次,要说明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讲清调查研究的方法、形式、内容、对象。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40.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