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思维导图|生活与消费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专题十二】

(知识再现+考点扫描+考题训练)一、知识再现

知识点  

补充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地多  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优点、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卖买分离)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需要现实的货币  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因此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优点: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如果纸币发行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如果纸币发行小于这个限度,可能出现通货紧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信用卡的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信用工具  信用卡  支票(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货币升值带来出口困难,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加剧国内矛盾。  汇率即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表现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的意义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竞争失利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竞争有利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变动对  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12345价格变动对不同的商品需求量对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需求量的变动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影响消费的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量的变化  其他因素  消费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既不能过度消费也不能过于节俭抑制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更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  我国的国情---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需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二、考点扫描1、考察货币的本质,同时注意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分;2、考察货币的职能,特别注意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信用卡的功能与作用,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4、影响价格的因素,应从价值、供求与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去考虑;5、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及应用;6、价格变动的影响,重点把握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时注意把握替代品与互补品对生活的影响;7、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及消费的结构问题要特别重视;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掌握四种消费心理及如何理性消费的四个原则。三、考题训练1、从早期的牲畜、布匹、贝壳等,到后来的贵金属金银,都被大家普遍接受,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些物品:                                                                               (    ) a.不一定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b.都具有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    c.都是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都是货币,其本质是价值符号123452、上海世博局推出55条“世博之旅”专线,其中“南京世博一日游”售价300元。这里的“300元”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3、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换6.91元人民币变为1美元兑换6.76元人民币。这意味着:     ①人民币汇率升高                                         ②外汇汇率升高               ③人民币汇率跌落                                         ④外汇汇率跌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4、药品定价不仅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公正地制定药品的价格,既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又能减少群众的用药负担。合理的价格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下列对合理的价格水平理解正确的是:                                                                                           (    )12345a.合理的价格水平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统一b.合理的价格水平既要体现商品价值大小,又要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 体现商品的市场供求c.合理的价格水平既要体现政府的旨意,又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合理的价格水平是由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5、某w商品XX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件,该商品生产部门全年共生产2亿件w商品。如果XX年该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则XX年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和该部门创造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    )a.75元和200亿元                                b.80元和200亿元c.75元和150亿元                                 d.80元和160亿元6、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与XX年相比,当前中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上升。这主要是因为:a.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b.居民消费观念趋于理性c.总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d.消费者个人收入预期乐观7、近年来,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       ①量如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减少污染、履行责任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345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20lo年3月5曰上午人民大会堂的阵阵掌声,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对xx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意热点问题的反应。材料一:针对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材料二:针对“蜗居”、“房奴”问题,报告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材料三:针对“反腐倡廉”,报告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消费者在主观上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参考答案1——7 cadbbda8、参考答案:第一、形成正确的消费心理:不盲目从众、不过分求异、克服攀比心理,坚持求实消费心理;第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33.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