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材料及点评_【时政热点】关于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理论思考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XX年5月24至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两国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反恐等问题进行对口磋商和双边会见,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讨论的议题主要有: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等。在本轮对话中,战略对话取得26项具体成果,经济对话达成五方面重要内容。在中美关系一度出现波折、经济复苏仍是全球中心议题的大背景下,此次中美对话无疑具备特殊的意义,受到广泛的关注。
一、关于经济生活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对外合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我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加强对外合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国积极参与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开始复苏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为当前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美两国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助于增进合作,加强了解,消除误会。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4.坚持平等互利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中美两国贸易和投资总量巨大,双方贸易往来中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中美两国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关于政治生活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开展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利于加强中美两国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两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2.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重要职能。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举行第二轮经济与战略对话,既是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发挥两国在国际社会中作用的需要。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两国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反恐等问题进行对口磋商和双边会见,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助于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这体现了中美两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合作基础。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以积极参与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提升中美合作水平,既是加强国际交往、坚持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12
三、关于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地实现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我国以积极参与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围绕“确保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主题,通过对话,中美双方坦诚地就促进强劲的经济复苏和更加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阐明了各自立场,探寻了妥善解决的办法,有助于推动双方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
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中美两国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不少分歧。中美两国举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既是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面对困难的表现;又是寻求有效的沟通机制,积极化解矛盾,维护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好开端,给以后中美战略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合作、协商、解决提供又一个较好平台。这个平台将会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表明中美双方正共同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32.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