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_2020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13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
一、考点解读
1、了解企业的含义。                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3、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4、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和意义。
5、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7、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二、考点讲解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1)企业的地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的主体。

(2)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a市场主体:企业(主要)、居民、政府、学校、社团等;
b市场客体:各种商品和服务。
c企业的条件:①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组织);②独立核算;③营利性;④人和物的结合。

(3)企业的分类
①按所有制性质:国有企业(主导作用);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②按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无限责任);公司(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
③按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我国划分企业生产规模的主要标准是:企业产品的年综合生产能力)
④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是指单位投资吸收的劳动力较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资金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企业。资金密集型:它是指单位产品所需的投资较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用人较少的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人工成本高、资源短缺,而资金和技术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知识密集型:它是指企业中集中着较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多属于需要花费较多的科研时间和开发时间,生产高精尖产品的高技术产业的这类经济组织。这种类型适用于那些科技人才雄厚,拥有强大智力优势和雄厚科技基础的企业)

2、公司
(1)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2)基本特征: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       法律特征:企业法人
注意:法人是社会组织,不以生命为存在特征。
a法人:包括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非企业法人为公益而设。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妇联、工会等待都是非企业法人)。
b企业:包括法人企业与非法人企业(比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都不是企业法人)。
c法人(属于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属于自然人)。
d公司是独立法人实体:资产独立(股东不能抽回出资);责任独立(公司独立承担责任,相应的就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3)股东
a、是公司的出资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比如一个公司向另一公司投资而成为其股东)
b、不能退股(不能抽回出资)(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若想改变股东身份:或转售股票(收回出资)或等待破产清盘。12345
c、权利(所有权):参加股东大会、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d、责任: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4)公司制的优点
a、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
b、与国企改革的关系: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股份制是公司制的主体。公司制侧重企业的组织形式、股份制侧重资本的组织形式

(5)公司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重点注意相同点和不同点:
a我国的法定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b两种公司:股东均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c两种公司的对比
有限责任公司: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较少,公司法人一般对股东人数有最高限额。b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无需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也不发行股票,一般由公司出具股单作为股东在公司中享有权益的凭证,股单不能自由买卖。c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董事和高层经理人员往往具有股东身份。d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歇业和解散的程序比较简单,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同时公司的帐目也无须公开披露。
股份有限公司:a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必须达到法定的人数。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b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资本是由若干均等的股份所组成的,它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人们可以通过认购股票来取得相应的股份。股东不能要求退股,但是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来让渡股份。c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向公众公开披露财务状况。d股份有限公司的开业、歇业的法定程序比较复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较高,经理人员往往不是股东)。
两种公司的最主要区别:公司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是否发行股票。

(6)公司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
a、机构:决策机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  监督机构:监事会
b、公司组织结构的优点: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7)公司的经营
a、含义: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b、直接目的:利润。
c、经营成败取决的因素:四个方面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为什么: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就会遭遇挫折,甚至导致破产。为什么?战略正确,就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错误,就会遭遇挫折,甚至破产。怎么样?正确的经营战略出自高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善于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企业取得优势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技与管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先进的科学手段可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12345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是什么:企业信誉是指企业诚信经营,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形象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及得到的评价和认同。
为什么?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怎么样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④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进行兼并和强强联合、提高经营者素质、优化组织结构等

(8)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a、各自的含义与作用
兼并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企业。
作用: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联合含义:主要是大企业的联合
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破产含义: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作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b、共同的作用: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对于社会,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对于劳动者,促使其提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
c、必然性:都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观规律作用之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劳动与就业
1、劳动光荣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扩大就业
a、为什么?
①根本原因:第一,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二,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第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重要意义(重要性)
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劳动者的意义: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远意义: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具体体现。(搞好再就业工作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
③我国的就业问题突出(紧迫性)
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结构不均衡。
b、怎么做?(总之:“经济发展,市场调节,政府促进,正确择业。”)
①根本措施是立足于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②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要途径);第二,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途径;第三,调整企业结构,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第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五,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第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第七,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内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对外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12345
③充分发挥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市场引导劳动者就业)。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从法律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⑤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⑦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
五大民生基本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稳定是民生之盾。

3、劳动者要树立的正确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含义: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意义: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含义: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要求: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和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
补充: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a、我国的就业前景: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宽广的领域。
b、我国的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
c、就业和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实现职业理想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基本素质:①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②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道德品质;③丰富的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技能;④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要求:①要转变就业观念,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④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d、自主创业意义:①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就业,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压力;②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③与其它就业形式相比,自主创业更具有某些优势(如可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工作时间可自由安排);④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a、为什么?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b、怎么样?
①对国家来说:
第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二,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②对劳动者自身来说
第一,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12345
第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第三,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第四,具体途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公民的正确选择。)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a、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b、义务:①完成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c、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二者是统一的。
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②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由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三、误区点拨
1、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4、各类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就业是民生之本,只能依靠政府解决。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7、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的重要途径。
8、下岗、失业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不矛盾;
9、订立劳动合同与自主择业、人才流动不矛盾。

四、练习讲解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38.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