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选择题|高考政治实战演练(4)

高三政治教案 2015-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政治教案】

高考政治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会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以至形势突变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境地。从哲学角度考虑,这是因为(  )

①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②没有坚持用矛盾普遍性的观点看问题 ③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易错选③,错在没有正确理解矛盾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的概念。顺境中看不到困难,这是无视矛盾双方的统一,没有看到矛盾双方可能发生的转化,②正确;在逆境和顺境中,人们形成不同的认识,体现了客观条件影响主观认识,④正确,本题选c。①的观点错误。

【答案】 c

2.猫和老鼠有着天然的关系:老鼠会“装死”,猫则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眼则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矛盾双方(  )

a.对立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

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d.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答案】 d

3.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虽然困难很大,但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我们有能力、有实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赵洪祝书记的分析体现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b.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解析】 材料强调金融危机的冲击没有改变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故b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答案】 b

4.郑州市一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质问记者“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句话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语,该官员也被网民评为“XX最牛的副局长”。该副局长的这一说法(  )

a.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无视矛盾的特殊性,把日常语言用于政治生活中

c.违背了矛盾的客观性,把主观臆想的矛盾强加给事物

d.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说实话

【解析】 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替党说话与替人民说话是一致的,该副局长把主观臆想的矛盾强加给事物。

【答案】 c

5.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34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解析】 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即五四精神(特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普遍性),故c符合题意。a、b不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故d说法错误。

【答案】 c

6.“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向卑下的情操屈服罢了。”这句话体现了(  )

a.矛盾双方永远是对立的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

【解析】 这句话包括两对矛盾,即光明和黑暗、高尚和卑下,但黑暗无法掩蔽光明,高尚从不屈服卑下,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7.因火箭出现短暂共振现象,杨利伟搭乘“神五”升空时在一个短暂时间内感到非常不适。火箭经改进后虽没再给“神六”航天员带来特别的不适感,但航天员还是能感觉到逐渐增大的纵向单频振动。研制人员使用变能量蓄压器来抑制振动最终使“神七”宇航员感觉比坐在劳斯莱斯里还舒适。可见(  )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新的矛盾的出现必将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矛盾始终伴随着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神五”到“神七”的发射过程,也是旧矛盾不断解决和新矛盾不断产生的过程,故①④入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绝不意味着所有矛盾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故②③表述有误。

【答案】 a

8.以往,银行卡面上只有银行的标志,而现在,卡面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就是“总有一款适合您!”香味卡、星座卡、女性卡、粉丝卡……一张张层出不穷的新奇银行卡,标志着银行卡的“个性化”时代已经到来。银行之所以要推出适合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个性化”银行卡,是因为(  )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

【解析】 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推出“个性化”银行卡,体现了要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故b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答案】 b

9.湖北:“九省通衢”——大交通优势;“鱼米之乡”——大农业优势;“工业摇篮”——大工业优势;“唯楚有才”——科教优势……正是基于这些优势,XX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寒流下,湖北经济已逐渐回暖。可见(  )1234

a.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面对金融危机,湖北正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才使经济逐渐回暖,故b符合题意,而d不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故a、c表述错误。

【答案】 b

10.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这说明(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d.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答案】 b

11.针对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国务院总理xx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一调整思路(  )

①体现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 ②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不符合辩证法思想 ④承认了事物的复杂性和矛盾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12.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味精、木糖醇、维生素、矿物质等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只要以合理方式、合理剂量使用,就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这表明(  )

a.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双方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d.事物运动都受规律制约

【答案】 c

13.成语“标本兼治”体现了(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4.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某市在外打工的200万农民工中,有20万返回家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市委书记说,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问题是个难题,但他们接受过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更是资源和财富。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书记的观点。

【答案】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0万农民工返乡,给社会稳定、就业和生活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定压力,但要看到他们接受过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的优势。

(2)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市政府通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再就业,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就能把他们变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可以变压力为动力。1234

15.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发展模式的做法。

【答案】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发展新模式的做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zhengzhijiaoan/25826.html

  • 政治选修经济学常识_政治:经济学考前强化记忆归纳

    (一)提高效益(或竞争力)篇    1.宏观措施:(1)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次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4)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案之经济生活

    第一课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要求](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时政2021高三政治哲学]2021届高三政治哲学总复习体系

    政治:高三总复习提纲-哲学总复习体系(旧人教版)基 本 原 理 ( 关 系 )方 法 论 意 义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高考资源网映)(不同认识的根源)树立...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_2021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专项复习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考点聚焦1 罗斯福新政2 凯恩斯革命3 新自由主义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考点一 罗斯福新政1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_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概括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内容】(1) 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普遍性原理p67、p69----70【原理内容】:矛盾...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热点预测年份 类别 题型 背景材料 考查的知识点XX年 上海 单选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冻土地带修建“生态路” 积累资金、西部大开发的意义XX年 全国 单选 长江三角洲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起飞 所有制结构、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公民监督权XX年 上海 填空 南水北调工程 党的性质、国家职能...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高三政治辩证否定观]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考点解读】考点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3...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必修)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那些内容?①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主观题|2021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思想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与生活1 1文化与社会1.1 1、理解文化的内涵 (1)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 2021高考政治押题|2021届高考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考点专项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

    发布于:2015-01-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